(2)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貫穿于鄧小平理論形成發展的全過程
毛澤東同志去世和粉碎“四人幫”后,鄧小平領導我們黨批判了“兩個凡是”和毛澤東同志的晚年錯誤,使人們的思想從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精神枷鎖中解脫出來,成功地開辟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1978年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進入低潮,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經受住了嚴峻考驗,1992年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即著名的南方談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第二個宣言書。
鄧小平同志去世后,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繼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鄧小平理論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
5.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思想路線的基本要求
尊重實踐、尊重群眾,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根本體現。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必然要求尊重實踐。在實踐中發現真理、運用真理、檢驗真理、發展真理。
實踐是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實踐,尊重實踐就是尊重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尊重群眾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我們黨工作路線上的體現。
判斷我們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是“三個有利于”: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與時俱進對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的要求: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2005年第24題)。
6.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 (2005年第11題)。搞清楚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的關鍵是要在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基本成果的前提下,進一步認清社會主義的本質。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2004年第25題)。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本質新概括,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了新科學水平:這一概括,既包括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問題,又包括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問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克服了片面強調生產力或生產關系的錯誤傾向;這一概括,為我們既堅持公有制,又完善和發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這一概括,突破了把計劃經濟當作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的傳統觀念。
7.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1)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
(2)根本任務提出的依據: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展生產力;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這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決定的;這是建立強大的社會主義物質技術基礎的需要。
(3)發展是硬道理,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是堅持黨的先進性的要求;發展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要求;發展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發展決定著中國的前途和命運;發展是實現民富國強的要求。
(4)現階段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國社會主義的歷史前提和時代特點,要求我們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盡快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種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的解決,也有賴于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有賴于生產力的發展; “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
8.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它不是泛指任何一個國家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起始階段,而是中國特有的,是特指我國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經的歷史階段。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征:經濟上——雖然已經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實現了按勞分配的分配制度;但是還存在著多種所有制并存和多種分配方式;政治上——雖然建立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但民主政治還不能達到高度的成熟;文化上——雖然馬克思主義已占據主導地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已構成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征;但封建的思想意識和倫理道德仍有廣泛影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還有一個發展過程。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由歷史條件決定:我國社會主義社會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不是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由所處的國際環境決定:我國還是發展中的第三世界;由現實狀況決定:雖有經濟實力的巨大增長,但沒有完全擺脫貧窮落后;長期性:自50年代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至少需要100年。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重要意義: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出發點;是制定和執行正確路線和政策的科學依據;是警惕右,特別是防止“左”的強大思想武器。
9.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內涵: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即“一個中心(經濟建設),兩個基本點(四項原則,改革開放)”。
(2)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兩個基本點統一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四項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兩個基本點統一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反對僵化和自由化。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