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
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是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大力發展教育和科學事業,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42.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深入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宣傳教育,引導人們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設。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43.社會主義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必須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優化教育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和業務水平。制定科學和技術長遠發展規劃。
44.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指導方針
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團結和動員各族人民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45.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
在必然王國的基礎上,自由王國發展起來。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社會已經取得的生產力充分發展的基礎上的,既繼承了資本主義使人擺脫人的統治的歷史性成果,又超越資本主義使人擺脫物的統治而達到自由全面發展。江澤民同志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出科學論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的思想。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這兩個歷史過程應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地向前發展。
46.“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的基本方針
祖國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一國兩制”是針對臺灣問題提出的。
“一國兩制”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簡稱,是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大陸地區)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作為特別行政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具體地說,有以下幾點:(1)“一個國家”,即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香港、澳門、臺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它是“一國兩制”構想的核心,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證。(2)兩種制度,即在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作為國家主體的大陸地區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作為國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則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3)高度自治。祖國和平統一后,依法在香港、澳門、臺灣設立特別行政區。特別行政區行使地方政府的權力,除在外交、國防、宣戰、媾和方面服從中央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包括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對臺灣特別行政區的政策更為寬容。(4)實行“一國兩制”長期不變。用“一國兩制”的辦法來實現祖國和平統一,不是權宜之計。
47.“一國兩制”構想的實踐
香港回歸祖國使“一國兩制”從構想變為現實,標志著中華民族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為香港的長期穩定和繁榮奠定了基礎,為澳門、臺灣的回歸創造了有利條件。
澳門回歸祖國標志著祖國在完全統一的道路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再一次證明了一國兩制構想具有強大生命力,為澳門長期穩定和繁榮奠定了基礎,為臺灣的順利回歸創造了條件。
48.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綱領
(1)江澤民提出的八項主張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對于臺灣同外國發展民間性經濟文化關系,我們不持異議;進行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談判;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大力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充分尊重臺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當家作主的愿望,保護臺灣同胞一切政黨權益;歡迎臺灣當局領導人以適當身份前來訪問,我們也愿意接受臺灣方面的邀請,前往臺灣;等等。這是“一國兩制”構想的具體化,是系統闡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對臺政策的綱領性文件。
今后一個時期解決臺灣問題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中共十六大報告宣示了關于今后一個時期對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我們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現階段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毫不動搖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臺獨”等任何分裂圖謀。爭取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盡早恢復兩岸對話與談判。貫徹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與人員往來,實現直接“三通”。“一國兩制”是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同時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不允許臺灣問題無限期地拖延下去,爭取早日實現祖國統一。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