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有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它的主要創立者是毛澤東,我們黨把它稱為毛澤東思想。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沒有毛澤東思想,也就沒有20世紀中國的第二次歷史性巨變。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重大意義。
首先,毛澤東思想永遠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產生的第一大理論成果,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其次,堅持毛澤東思想,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毛澤東思想不僅是奪取中國革命勝利的理論武器,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發展指明了道路,而且是社會主義中國的立國、建國、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思想政治基礎,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淵源和理論先導。
再次,毛澤東思想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有著內在的必然聯系,三者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因為:第一,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著的,同屬于一個科學體系,即馬克思主義。它們是馬克思主義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具體表現形式的階段性概括。第二,它們在理論基礎、原則立場、思想方法、歷史使命、基本主題等方面是高度統一的。它們都是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其哲學基礎;它們都集中代表工人階級和廣大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它們都是為了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這個共同目標。因此,我們要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就必須堅持毛澤東思想。
最后,毛澤東思想是中華民族團結和振興的精神支住,它將繼續激勵著中國人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斷奮斗。
四、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1.鄧小平理論的形成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歷史條件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鄧小平理論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對世界形勢和時代特征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時代條件);是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驗并借鑒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歷史條件);鄧小平理論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社會基礎);鄧小平理論的形成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理論基礎)。黨的十五大又把鄧小平理論作為指導思想寫進了黨章。
2.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鄧小平理論堅持解放思想、事實求是,在新的實踐基礎上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鄧小平理論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把對社會主義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鄧小平理論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世界,對當今時代特征和總體國際形勢,對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成敗,發展中國家謀求發展的得失,發達國家發展的態勢和矛盾,進行正確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學判斷。鄧小平理論形成了新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堅持和發展、創新。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容及其歷史地位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當代世界的新變化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歷史依據;國情與黨情的新變化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現實依據。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個代表”是統一的整體,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發展先進生產力,是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條件。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歸根到底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2006年單選題第28題)。
(4)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 (2004年第10題),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
(5)“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2004年第11題)。在當代中國,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
4.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和發展
(1)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這一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有力地推動和保證了撥亂反正的進行。在這一思想路線指引下,我們黨果斷停止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實現了全黨工作中心的偉大轉移;科學評價了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功績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標志著黨在思想上撥亂反正的完成。這一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有力地推動和保證了全面改革的進行。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