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的工程。 毛澤東為整風撰寫的指導性文件:《改造我們的學習、反對黨八股、整頓黨的作風》
( 1 )有利條件是: 整風運動中心任務:反對主觀整頓學風
①是在十月革命影響下,根據馬列主義建黨原則建立起來的,黨建有一個好的思想基礎;
②中國的工人階級有堅決的革命性,黨的建設有一個良好的階級基礎;
③共產黨重視黨的建設,并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建黨理論,黨建有銳利的思想武器。
( 2 )特殊困難 是: 國共合作方針和斗爭策略的著作:《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論策略》
①黨的理論準備不足;
②農民、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比較嚴重;
③封建主義思想影響相當嚴重;
④共產國際對黨的影響以及不適當的干預,黨內教條主義傾向,給黨建帶來特殊困難。
3 、黨建主要經驗: (看政黨是否先進:綱領是不是馬克思,是不是代表社會正確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著重思想上建黨,看指導思想和綱領是不是馬列主義的。(這是黨的建設的中心環節)。
②注重黨的組織建設,堅持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基本要求:個服組織,少服多,下服上,全黨服中央)
③注重黨的作風建設,保持和發揚三大優良傳統和作風 --(理論聯實際、密切聯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 )
④正確處理黨內矛盾,創造了馬克思主義的整風形式。 (整風運動方針和宗旨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4 、黨建的意義: 整風是解決黨內矛盾的有效方法,進行馬列教育好形式,思想建黨原則新發展,馬列建黨學說新貢獻
①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學說。②對新時期黨的建設仍然有指導意義。
第 4章 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原則與經驗總結
▲ 1.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思想 ★★ 新中國成立標志中國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
( 1 )在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之前,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①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②中國和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標志改造基本完成。
( 2 )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新民主主義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中共綱領所決定的。 社會主義過渡的必經之路是國家資本主義
( 3 )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確立,是一個過渡時期。它是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即新民主主義社會,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形態,只是一個過渡性質的社會。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