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國民革命聯合戰線。由于共產放棄無產階級領導權,導致了統一戰線破裂和國民革命失敗。
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以反對封建壓迫和國民黨新軍閥統治為主要目標的工農民主統一戰線。
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37 年 9 月,國共第二次合作?谷彰褡褰y一戰線的鞏固、發展、壯大,是奪取抗日戰爭最后勝利的根本保證。 ★抗日統一戰線特點:①廣泛的民族性和極大的復雜性 ; ②兩個政權兩個軍隊;③沒有統一的組織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綱領;④處于既有利又復雜的國際環境下。(多選把握)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總方針: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 ★對頑固派的斗爭采用有理、有利、有節的策略原則 。
④人民民主統一戰線。解放戰爭時期,為了打敗蔣介石,建立新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起了包括全體中國人民在內的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 堅持獨立自主的實質:堅持領導權
( 5 )實現統一戰線的基本原則和基本經驗。 統一戰線策略思想:利用矛盾,爭取多數,反對少數,各個擊破
①正確處理統一戰線中的兩個聯盟的關系。一個是無產階級與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等其他勞動人民的聯盟,這個是基礎;另一個是無產階級同可以合作的非勞動人民的聯盟。
②堅持獨立自主原則,實現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堅持獨立自主的實質是領導權)。
③對資產階級實行又團結又斗爭,以斗爭求團結的政策。對民族資產階級要盡可能地聯合,以保證革命的順利進行。 無產階級實現對同盟者的領導必須具備:帶領斗爭,施以物質福利,不損害其利益
3.為什么說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
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文章中,闡明了農民問題的極端重要性。
( 1 )毛澤東分析了中國農民在中國社會中的地位,指出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
( 2 )農民是中國的基本群眾,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
( 3 )毛澤東強調無產階級領導農民斗爭在推翻反動政權,建立人民革命政權中的重大作用。
★ 4.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建設的主要經驗及其意義★★★
1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又是全民族的先鋒隊。 35.12 月瓦窯堡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