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北藥王
西北地區干旱缺水,但卻有著豐富的生物醫藥資源,擁有枸杞、當歸、甘草等西北特有的珍貴藥種。
西北大學生物學學科創建于1924年,是我國大學中創建最早的生物學科之一,學院設有“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具有植物學、微生物學、中藥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生物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西北大學的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專業非常知名,2003年被陜西省人民政府批準為陜西省名牌專業,并建有陜西省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陜西省生物醫藥重點實驗室、陜西省生物芯片工程技術中心、陜西省中藥與天然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開發西北地區藥物資源方面,西北大學的成果轉化相當成功,當然很大一批西北大學植物學、生物技術的研究生下海成為了“西北藥王”。西北大學的植物學是國家重點學科,秦嶺地區生物多樣性環境特征明顯,鴿子樹等珍貴樹種資源就是在西北大學生物老師的精心研究下被進一步認識。除此之外,西北大學還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許多機構聯合開展生物多樣性研究和環境保護活動。
桂:制糖專家
說起廣西,最先令人想起的,便是那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其實在南疆的這片土地上,到處都有著與桂林一樣山清水秀的美景。廣西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是我國最大的糖料生產基地,制糖工業也是廣西最重要的經濟支柱。目前白砂糖在國內市場售價2500元/噸,比國際市場價格高40%~50%以上,我國的糖價屬于保護價。隨著加入WTO后保護期的過期,國內糖價將很快回落。為保護我國甘蔗糖業的生存并使其有所發展,廣西大學的研究成果“蔗糖直接發酵生產凝膠多糖”填補了國內空白,大大延伸了蔗糖的產業鏈增強了附加值。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