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倚重邏輯
廣州不愧為中國最早開放的通商城市,而廣東人那種特有的精明務實的作風也影響了中山大學的哲學。
在學術建設上,中山大學的哲學獨辟蹊徑。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期,中山大學的鞠實兒教授參與了“863”計劃信息領域智能計算機主題和攀登計劃認知科學等前沿重大項目的研究工作。中山大學哲學系自那時起就確立了一種思想--邏輯學研究有必要與信息科學的發展相結合。信息領域涉及到數學、哲學、語言學、神經科學、決策學、計算機科學、心理學等學科,而邏輯學恰好處于諸多學科的交叉點上。迄今為止,中山大學哲學系邏輯學專業已開辟了非經典邏輯、數理邏輯、哲學邏輯、人工智能邏輯、決策邏輯、心智邏輯、非形式邏輯、法律邏輯、佛教邏輯、邏輯哲學、邏輯與文化等研究方向。中大邏輯學是目前邏輯學科惟一的全國重點學科,2000年,它所依托的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是邏輯學科惟一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的邏輯學,可謂做到了全國“首推此一家”。
生物學:生物多樣性造就學科多樣性
生物學是當之無愧最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學科。武漢大學以水生生物學研究知名,東北林業大學以野生動物學領袖學林,四川大學的大熊貓繁殖技術則是獨一無二……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生物學研究方向都有各自的發展前景,生物的多樣性恰恰造就了學科的多樣性。
滇:生態研究先驅
云南地處大江大河的上游,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生態環境最為復雜、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云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發軔于1937年,其前身為植物學系。當時云大校長熊慶來認為:云南生物資源、生態環境優勢獨特,開展生物學研究占有地利而影響學術之進步甚大,決定特別增設植物學系。
1938年,動物學家崔之蘭、潘清華等教授到云大任教,改植物學系為生物系。云南大學的生物學學科集英美學派、法瑞學派、蘇聯學派為一體,成為我國最早系統地開展生態學教學和研究的中心。現在的云大生物系擁有生態學這個國家重點學科,也是云南省重點建設學科。云南生態環境狀況直接影響我國中部和東部黃金經濟帶和周邊國家的生態安全,且旅游業是云南最重要的產業,生態環境的優劣與之息息相關,地方政府特別注意在生態研究上的投資。云大生態學學科點已形成了植被與景觀生態學、污染與恢復生態學、流域生態與跨境生態安全、種群與進化生態學等幾個富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方向。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