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守河堤老兵關(guān)于石獸“逆流而上”的見解對我們辯證地思考問題有何啟示?并舉一例說明之。(6分)
客觀題答案快速查找:1C2A3D4A5D6A7D8A9B10C11C12D
13D14B15C16B17BCD18ACD19BCD20BC21BD22ABC23AD
24ABCD25CD26ABD27ABD28AC29BC30ACD31ABCD32ABCD33ACD
34.【答案要點(diǎn)】(1)任何真理都是具體的,抽象的真理是沒有的。真理的具體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的時間、地點(diǎn)、條件下主觀對客觀的符合,它要受條件的制約,并隨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離開具體的時間、地點(diǎn)和條件,真理就是抽象的、無意義的。河水東流,石獸順流東下,這是常理,但它是在一定條件下才是有效的。廟僧的失當(dāng)之處在于離開了一定的條件,抽象地對待常理,因而判斷失誤。
(2)所謂辯證地思考問題,就是用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全面的觀點(diǎn),特別是用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diǎn)看問題,從對立中把握同一,從同一中把握對立。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的思維定式的束縛,根據(jù)實(shí)際中的具體情況,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其見解對我們的啟示是,對任何問題都要加以辯證地思考,多角度地或從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決問題。(3分)舉出歷史上或現(xiàn)實(shí)生活中有關(guān)逆向思維和“換位思考”的一個實(shí)例(故事亦可),說明所蘊(yùn)含的辯證思維特征。
(注:如果考生從辯證法的有關(guān)原理加以分析,言之有理并舉例得當(dāng),可酌情給分。)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