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生產中,葡萄糖雖能很好利用,但生產不適宜,而乳糖雖緩慢利用,卻可多產青霉素。在含葡萄糖和乳糖混合培養基中,生長階段迅速利用葡萄糖,葡萄糖用盡時,對乳糖利用解阻遏,不生長,但產青霉素。也可利用后期流加限量葡萄糖的方法實現。
其他次級產物生產也廣泛采用這種方法。另外,氮源種類、濃度對次級產物產生與積累也有很大的影響,磷酸鹽也有影響。 (三)在酶生產上應用
酶合成受基因和代謝物雙重控制
1、加誘導劑
誘導酶只有在誘導劑存在時形成,在培養基中加入誘導劑。要注意底物誘導劑的濃度。
2、降低阻遏物濃度
參與分解代謝的酶,通常受誘導和阻遏雙重控制,包括終產物阻遏和分解代謝物阻遏。為了大量生產酶,要避免使用豐富,復雜培養基,不要含快速利用的糖類。合成酶類通常被終產物阻遏,要對產生阻遏的化合物加以限制。
3、利用突變產生不需誘導物或不受阻遏的突變體
(1)生長在低濃度誘導物中選育不需誘導劑的組成性突變株。
(2)利用抗代謝物,篩選不受終產物阻遏的突變體。
(3)利用被阻遏的酶的底物作唯一的碳源,可篩選不受分解代謝物阻遏的突變體。
4、增加基因模板
將外源特異基因導入微生物體內,增加酶產量。
(1)游離基因轉移法
(2)phage轉導法
5節:自養菌代謝(微生物的自養代謝)
一、光能自養菌
藍細菌與高等植物相同,含葉綠素a, b, 其余含菌綠素,有光合膜。光合作用只在有光合色素存在時才進行。
葉綠素(主要色素):捕獲能量與光反應中心
光合色素
類胡蘿卜素(輔助色素):只捕能并傳至葉綠素
(一)主要類群
P150表解
屬于原核微生物,歸于紅螺菌目,利用硫化氫、氫氣或有機物作為供氫體。常存在于水較清,可透光的厭氧環境中。
1、紅螺菌科(紫色無硫細菌):有機物為供氫體,兼性光合。光能異養。
2、著色菌科(紫色硫細菌):專性厭氧,專性光合,硫化物為供氫體,體內外積累硫。光能自養。
3、綠菌亞目:綠菌科-綠硫細菌,綠彎菌科-綠色非硫細菌。專性厭氧,專性光合,硫化物為供氫體,胞外積累硫。
(二)光合作用
光反應: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并轉化為化
學能的能量轉換反應。
暗反應:利用能量進行CO2同化。
光合磷酸化即光能引起葉綠素分子逐出電子,并通過電子傳遞產生ATP的方式。
1、環式光合磷酸化
逐出電子經電子傳遞又回到菌綠素,使其恢復到原狀態,其間產生ATP,但不產生還原力,不放出氧氣。光合細菌屬此類。P151,圖6-33
光合菌還原力來自硫化氫,方式可能是逆向電子傳遞,消耗光反應產生的ATP。
H2S + NAD S + NADH2 積累硫
NADH2+NADP NAD+NADPH2
2、非環式光合磷酸化
兩個光反應系統,除產生ATP,還有還原力,放出氧氣。植物、藍細菌屬此類。
還原力來自水的光解。P151,圖6-34
3、噬鹽菌紫膜的光合作用
無葉綠素或菌綠素參與的獨特的光合作用,是迄今為止最簡單的光合磷酸化反應。(自學)
二、化能自養菌
無機物氧化獲能,通過卡爾文環同化CO2
產能主要方式是氧化磷酸化,還原力產生是逆向電子傳遞。P148,圖6-30
無機物氧化時,以不同位置進入呼吸鏈,這與異養菌不同,產能效率低。圖6-31
1、硝化細菌
將氨氧化成亞硝酸-亞硝酸細菌
亞硝酸氧化成硝酸-硝酸細菌
NH4++1?O2→NO2-+2H++H2O+66千卡
NO2-+?O2 →NO3-+18千卡 圖6-32
2、硫細菌
引起元素硫或還原態硫化物氧化,包括光能與化能;芗戳蚧毦W疃嗍橇驐U菌Thiobacillus。
S2-→S→SO32-→SO42-
由于產硫酸,會引起金屬腐蝕,也可用于濕法冶金。
2S+3O2+2H2O →2H2SO4(T. thiooxidans)
4FeSO4+O2+2H2SO4 →2Fe2(SO4)3+2H2O(T. ferrooxidans)
硫酸及硫酸高鐵是有效浸溶劑。
CU2S+ 2Fe2(SO4)3 →2CUSO4 + 4FeSO4 +S
FeS2 +7Fe2(SO4)3 +8H2O →15FeSO4 + 8H2SO4
3、氫細菌
兼性自養菌。H2 +?O2 →H2O+56.5千卡弧菌。
耐氣厭氧菌(aerotolerant)-無論有氧無氧,都進行發酵,分子氧無害。如乳酸菌。 
上一頁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