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天津大學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高度重視導師和專職學生工作隊伍建設的同時,根據研究生群體集中時間少、自我意識強、價值觀念趨于成熟等特點,采取措施充分發揮研究生主體作用,形成了“點、線、面”相結合的全方位、立體式自我教育模式,努力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面,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作用,找準自我教育的著力點。通過研究生人生規劃論壇、研究生人物訪談等活動,搭建優秀研究生與同學們面對面交流的平臺,并利用《研究生報》、研網、求實BBS等多種媒體廣泛宣傳,樹立標桿,加強引導,以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和影響學生,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一是樹立勤奮學習、科研創新的典型,加強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教育。學校自1999年開始實施“學生科技英才工程”,在此基礎上于2002年設立“學生科學獎”,被稱為“學生中的諾貝爾獎”,旨在挖掘對科學研究充滿興趣并具有科研素質及潛能的學生,樹立一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科技先鋒典型。在此項活動中涌現出一批專業成績優秀、科研能力突出的研究生,為全校學生樹立了學習的榜樣。二是樹立熱心公益、社會實踐的典型,加強責任意識和公民意識教育。學校每年舉辦以“責任、文化、記錄”為主題的大型研究生社會調查成果表彰活動,大力宣傳涌現的先進典型并展示其調研成果,鼓勵學生深入社會調研,關注國家發展、關注社會民生。建筑學院08級博士生王荃,曾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達沃斯論壇等多個志愿服務工作,先后榮獲團市委“優秀先進個人組織者”、中國紅十字總會“優秀先進個人”等榮譽。王荃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青年責任,光榮獲得“2008年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稱號。在其帶動影響下,更多大學生志愿者深入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已形成天津市多個優秀品牌服務基地。三是樹立學生干部、社會活動的典型,加強全面發展、全面成才意識教育。學校成立了示范教育辦公室,成立了精英宣講團,組織獲得天津大學十佳杰出青年、天津市優秀學生干部、天津市十佳大學生等榮譽的學生干部,深入各學院進行巡講,面對面交流。學生媒體“天外天”新聞中心對優秀研究生學生干部進行跟蹤采訪報道。
——充分發揮研究生基層黨組織的輻射作用,形成縱橫交錯的自我教育軸線。針對研究生在實驗室和課題組時間偏多、集中時間較少、住宿比較分散等客觀情況,學校充分發揮研究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確保思想政治教育不留“死角”。一是完善研究生基層黨組織建設。學校研究生黨支部設立采取以班級為單位橫向建立支部為主,以實驗室、課題組為單位縱向建立支部為輔的模式,便于各支部對黨員進行管理,保證了黨員參與本支部活動的積極性。同時,在各研究生宿舍、實驗室、課題組、研究生社團組織以及出國研究生中培養黨員骨干,通過黨員和黨支部凝聚、影響和引導研究生,隨時把握學生需求和思想動態,開展有針對性地教育工作。二是通過開放式黨支部活動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作用。學校通過黨員理論學習“一幫一”活動、開放式組織生活等形式,吸收非黨員研究生的參與,建立黨員和非黨員的互動機制與平臺,幫助更多的研究生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三是不斷提高學生基層黨組織工作水平,增強黨組織對研究生吸引力。學校專門撥出35萬專項經費開展學生黨建立項工作,同時,大力舉辦研究生支部生活交流活動月、研究生支部工作論壇等交流研討活動,鼓勵基層黨組織總結經驗、剖析問題、尋求對策,保持黨員和黨組織先進性,吸引青年、教育青年、贏得青年。比如,截至目前“研究生支部工作論壇”已舉辦18期,參與人次累計600多人次,加強了研究生黨支部之間的交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