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向著自己的對立面轉化
58.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本題難度系數為0.8)()
A。堅持均衡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B。堅持均衡論和一點論的統一
C。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D。堅持發展地看問題
59.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的客觀性是指(本題難度系數為0.75)()
A。矛盾是客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B。矛盾只存在于社會領域中
C。矛盾只存在于自然界中
D。矛盾是客觀世界在主觀世界中的反映
60.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普遍聯系是指一切事物、現象(本題難度系數為0.85)()
A。都有共同點
B。都是統一的物質世界的一部分
C。都處于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中
D。都沒有確定的界限
61.唯物辯證法所理解的發展是(本題難度系數為0.85)()
A。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較完善的轉化
B。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C。事物的絕對運動
D。物質世界的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62.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是(本題難度系數為0.9)()
A。質和量的相互轉化
B?隙ê头穸ǖ南嗷マD化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D。矛盾雙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63.在我國北方的一些地區,推行了退耕還林的政策,原因是耕種雖然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但破壞了植被和生態,結果是土地荒漠化。退耕還林的政策的制定是由于認識到(本題難度系數為0.75)()
A。不僅要看到事物的客觀性,還要看到人們的主觀能動性
B。應看到事物的絕對運動,也應看到事物的相對靜止
C。要看到事物之間的復雜的普遍聯系
D。植樹的經濟效益更好
64.“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這一觀點是(本題難度系數為0.9)()
A。形而上學的觀點B。相對主義的觀點
C。唯心主義的的觀點D。辯證法的觀點
65.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意思是(本題難度系數為0.8)()
A。世界都是過程,過程都是集合
B。與過程相對的結果是過程集合出的世界
C。世界是以往過程的總結
D。一切都在變化發展,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
66.我國漢朝的董仲舒說:“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边@是(本題難度系數為0.75)()
A。樸素的唯物論的觀點
B。唯心論的觀點
C。形而上學的觀點
D。辯證的觀點
67.唯物辯證法認為在事物的發展中,條件的意義在于說明(本題難度系數為0.75)()
A。條件對事物的發展沒有作用,關鍵在主觀能動性
B。條件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
C。任何事物都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發展、滅亡
D。條件的改變只能引起事物的量變
68.矛盾的同一性是指(本題難度系數為0.85)()
A。對立面之間相互排斥的性質和趨勢
B。矛盾雙方的完全一致
C。矛盾雙方相互聯系、相互吸引的性質和趨勢
D。矛盾雙方沒有差別,完全等同
69.主要矛盾是指(本題難度系數為0.9)()
A。矛盾雙方中處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
B。矛盾體系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過程起決定作用的矛盾
C。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
D。貫穿于事物發展的始終并規定事物及其過程的矛盾
70.社會規律與自然規律的共同之處是(本題難度系數為0.8)()
A。客觀性B。歷史性
C。能動性D。隨機性
71.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決定性指的是(本題難度系數為0.85)()
A。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性、規律性
B。社會歷史發展中人的創造性活動
C。社會歷史發展中的民族利益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