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尊重客觀規律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28.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指(本題難度系數為0.8)()
A。實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B。在實踐中形成人的本質和一切社會關系
C。實踐是人類特有的活動
D。實踐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29.實踐的客觀物質性體現在(本題難度系數為0.75)()
A。實踐的主體和客體是客觀的
B。實踐的中介是客觀的
C。實踐的過程是客觀的
D。實踐的結果是客觀的
30.自然界的物質性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是統一的,這種統一是通過(本題難度系數為0.7)()
A。人類社會對自然界的依賴和改造實現的
B。人自己特殊的社會存在方式——勞動實現的
C。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實現的
D。自然界的人化實現的
31.人類社會的物質性表現為(本題難度系數為0.75)()
A。社會是獨立于人之外的客觀過程
B。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自身的客觀規律,其社會形態的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
C。社會物質生產方式是客觀的物質性的
D。社會基本矛盾決定著社會歷史的一般過程
32.“物質的兩種存在形式離開了物質,當然都是無,都是只在我們頭腦中存在的觀念抽象。”這段話說明(本題難度系數為0.7)()
A。時間和空間是客觀的
B。時間和空間離開物質只是形式
C。時間和空間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
D。時間和空間是物質的存在形式
33.“風定花猶落,鳥鳴山更幽”,該詩句體現了運動和靜止的關系是(本題難度系數為0.65)()
A。靜中有動
B。動中有靜
C。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D。動就是靜,靜就是動
34.時間、空間同物質運動不可分,這表明(本題難度系數為0.75)()
A。時間、空間是人類感性直觀的先天形式
B。時間、空間的客觀實在性
C。時間、空間和物質運動的統一性
D。時間、空間是人天賦的認識能力
35.主體和客體出現了一般物質相互作用所沒有的嶄新的關系,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本題難度系數為0.75)()
A。目的與手段的關系
B。創造者與被創造者的關系
C。自由和必然的關系
D。能動者與受動者的關系
36.“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這一觀點表明(本題難度系數為0.75)()
A。人腦是意識的源泉
B。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C。觀念的東西同物質的東西具有同一性
D。觀念是人腦產生的
37.人在實踐中要改造客觀世界,又要改造主觀世界,二者的關系是(本題難度系數為0.7)()
A。對客觀世界的改造促進改造主觀世界,對主觀世界的改造促進改造客觀世界
B。實踐是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基礎
C。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統一是在實踐基礎上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D。主觀世界在實踐基礎上能夠正確反映和改造客觀世界
38.下面關于人類意識與人工智能的關系,理解正確的是(本題難度系數為0.8)()
A。前者是生理的、心理的過程,后者是機械的、物理的、電子的過程
B。前者具有能動創造性,后者不具有能動創造性
C。既相聯系又相區別
D。前者具有社會性,后者不具有社會性
39.人對物質世界實踐把握的基本環節主要包括(本題難度系數為0.85)()
A。確定實踐方案
B。實踐目標的制訂
C。實踐的組織與管理
D。實踐結果的檢驗
40.人類意識的能動性是指(本題難度系數為0.8)()
A。能動地改造世界
B。人的意識的自覺性和選擇性
C。能動地反映世界
D。能動地改變意識
41.“先有計劃,后做工作;先有圖紙,后造房子”,這說明(本題難度系數為0.75)()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