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在考察蘇聯的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和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從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關于對立統一規律是宇宙的根本規律這一命題出發,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第一次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形成了完整的、科學的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學說。
37【參考答案】
(1)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銳意推進的經濟體制改革,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偉大歷史轉折。我們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農村雙層經營體制,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形成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市場對資源配置發揮基礎性作用的經濟管理制度。正是這些方面的改革創新才帶來了上述變化。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探索和回答的基本問題包括: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
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學說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新發展。它對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及其存在狀態、性質、解決途徑等的深刻論述,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和分析社會主義社會客觀存在的基本矛盾;引導人們在實踐中努力探尋正確、有效的方式方法去處理和解決這些矛盾;揭示了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為社會主義改革奠定了哲學基礎、提供了理論依據。
(2)鄧小平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特別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狀況進行了深入思考,在新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了這一理論,為社會主義改革提供了理論基礎。其主要內容有:第一,判斷一種生產關系和生產力是否相適應,要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適應當時當地生產力的要求,能否推動生產力發展。第二,提出在社會主義社會依然有解放生產力的問題。 第三,把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統一起來。第四,指出了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途徑是改革。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