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特點和測試重點
通過前面兩篇文章的分析,我們發現選擇搭配題此類題型的命題呈現一些顯著的特點,總結如下:
1.從內容銜接的緊密程度上來看,被填入的文字要么屬于上一段,要么屬于下一段。2005年考題雖然表面上看每個空似乎都是獨立段落,但這僅僅是表面現象,實際上,有充足的線索表明:至少第41、42、45題都不是獨立段落。無論被填的文字是某段的一部分,還是獨立成段,都提示考生:認真把握所填文字與前后句子在內容上的聯系,是填對選擇項的最可靠線索。
2.除了意思的銜接外,以上樣題中的空和2005年考題的5個空,在空缺處前后的句子及所提供的選項中,一般會出現一些用詞線索,幫助考生在意思之外進一步確定正確答案。
3.因此,填任何空,都要從意思和詞語的銜接兩類線索入手。尤其是在意思理解不透徹的情況下,利用詞語線索把握正確答案就顯得尤其重要。考生一定要從這兩方面多多練習。
應試策略
了解了選擇搭配題的命題特點之后,我們在做題時就應當采用有效的解題方法,以提高做題的命中率。以下就解題思路向考生提出一些建議:
一、答題步驟
1.利用3~5分鐘,快速閱讀全文,注意要點詞句,力求對文章內容做一個概括了解,但此時先不要讀選擇項的內容。
當然,由于文章中空缺了 5處,而且有的地方空缺的是幾句話甚至是一整段,文章的整個結構和邏輯是被打斷了的,因此在短時間內掌握文章要點或邏輯思路是很困難的。考生此時所要做的只是了解文章及各段的基本話題和內容,切不可求全責備。
如果閱讀兩段后有一種不知所云的感覺,干脆就直接進入第二步,即回到文章開頭,一開始就邊閱讀邊利用內容和詞語線索直接做題。
2.利用10至15分鐘,邊讀邊做題,重點閱讀各個空白處附近的句子,考查選擇項與前后內容的邏輯關系,然后再圈定關鍵的線索詞(包括名詞、動詞、連詞、代詞等),然后從各選項中尋找在內容和詞語上都銜接合理的選擇項,確定答案。做題時如果一個題暫時做不出或拿不準,可先放過,繼續往下讀,先做容易的題,以免在一個題上過多浪費時間。
3.利用3至5分鐘重新閱讀相關詞句(不必再通讀全文,因為時間上可能已經不允許),最后確認一下已經做出的選擇。同時,別忘記做起初沒做出的題或沒把握的題,因為已經排除了幾個選擇項,此時可能會變得簡單起來了。
最后要提醒考生的是:做該部分最好不要超過 25分鐘,以免占用做其他題型題的時間。另外,每做完一個題,建議考生在相應選擇項上標示出題號。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