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說過,把自己的快樂與別人分享,就會得到兩份快樂;把自己的煩惱向別人傾訴,就會減少一半的煩惱。傾訴,讓許多在考研復習過程中艱苦奮斗的考研人明白了一個道理:語言是最好的情感潤滑劑,無論是緊張備考的學子,還是應經踏入研究生生涯的學子,在他們內心的深處,都有著自己的心事與煩惱,跨考論壇的心理咨詢師們關注考研學子的內心世界,特將一些典型的實例拿出來與大家分享。當我們勇敢地向別人敞開心扉的時候,快樂就會像陽光一樣驅散你煩惱的烏云,灑滿我們有夢的心田。
善于傾訴,樂于傾訴
心理出鏡:蔡同學,湖南大學碩士研究生二年級在讀
訪談實錄:
蔡同學:我考研復習時,大大小小的心理問題無時不有,那種感覺就好像全世界的人都過得比我好,只有我是最慘、最不幸的一個,所以總是急不可耐地想找人說說。老師,這是怎么回事?
心理咨詢師:其實這很正常。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考生本人長期自閉或者心理壓力過大,往往會在局限的空間內產生一種片面夸大的心理認同,使個體習慣性地拿自己的劣勢和別人的優勢作對比,強化自卑心理,導致情緒性障礙。可以肯定,當遇到這些問題時,你會有一種極為強烈的傾訴愿望,以此實現心理上的平衡。
蔡同學:那為什么找人傾訴過后心情就會好起來呢?
心理咨詢師:道理很簡單,大家同在考研路上,面臨的很多問題都是相同或者相似的。看看別人正在走或者已經走過的路,你會發現原來痛苦并非自己獨有。所以當你感到心情低落的時候,在意識到自己有某些痛苦征兆的時候,最好的調節方式就是傾訴。
心靈雞湯:
心理咨詢師:傾訴理論發端于西方心理學,傾訴最初來源于宗教信徒對牧師的懺悔,通過語言的表述,實現對心靈的呵護。傾訴有助于緩解人們精神上的壓力,化解心中的痛苦。特別是在向志同道合的朋友傾訴時,往往能夠幫助個體建立起自我意識,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從而達到完善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