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曾被有關專家認為是“中國教育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然而,中國首批教育碩士的畢業,并沒有引起社會傳媒的廣泛關注;更讓人不解的是,盡管教育碩士已問世3年,但在許多中小學的知名度并不高。同為專業碩士學位的工商管理碩士(MBA)、法律碩士等,其一舉一動往往會成為社會傳媒的熱點,為什么教育碩士卻受到如此的冷遇?
有關人士認為,存在三方面原因:
一是宣傳力度不夠。教育碩士教育在中國的發展速度是相當快的。據了解,1996年,國務院學位辦公室正式批準在中國設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1998年9月,第一批不到200名學員開始入學;到1999年,當年就讀教育碩士的學員就已超過2000人,培養院校也由開始時的16所發展到29所。短短3年的時間里,教育碩士學位教育向前跨了一大步。
北京師范大學顧明遠教授認為,目前教育碩士不為社會所了解,甚至連許多中學教師對此也了解不多,與宣傳力度不夠很有關系。單就招生宣傳而言,每年招生旺季,MBA的招生廣告可以說是鋪天蓋地、無孔不入,而教育碩士的招生廣告卻很少見諸媒體。
許多師范院校寄希望于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的宣傳和支持,有的師范院校將招生廣告徑直寄往中學,但據記者了解,通過上述途徑,中學教師能否獲得這一信息很難預料。在缺少教育行政部門支持的許多地方,中學教師對教育碩士知之甚少,對報考條件更不甚明了。于是,教育碩士的生源出現了危機。
二是預期收益不高。讀專業碩士學位,許多人都懷有“丑小鴨變為美天鵝”的夢想,但據記者了解,教育碩士的夢卻現實得多。
目前的教育碩士都屬于定向培養性質,學員們畢業后必須回原中學任教,“該干什么還干什么”。教育碩士畢業后,能否發揮自己的學術特長,能否成為基礎教育領域的優秀教師、優秀校長,與其所在學校的關系極大。并且,由于目前教師自由流動仍受到諸多限制,許多教師似乎只能是“從一而終”,很難有什么想法。
教育碩士3年的學費在8000元至19000元之間,比MBA的學費要少得多,但大多數中學教師還是覺得有些“不值得”。據調查,MBA學員普遍認為畢業后工作性質和待遇等方面會得到較大的改善,而教育碩士學員卻少有這樣的自信,個中緣由頗耐人尋味。
三是沒有形成品牌。據了解,有許多教師不愿考教育碩士,卻對師范院校開設的研究生課程班情有獨鐘。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據一位知情者介紹,許多學校開設的研究生課程班得到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課程班畢業后可享受碩士待遇,與教育碩士差不多。上研究生課程班不需要考試,費用較低,學習時間也短,很合某些中學教師的胃口;許多中學出于工作上的考慮,也很支持這種“費時短、見效快”的培養方式。但無論是在學員本身素質上,還是在學校的培養要求上,教育碩士與研究生課程班都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另據了解,標著“可申請碩士學位”的研究生課程班,其實想申請到碩士學位是很難的。但受各種各樣的利益驅使,許多中學和教師本人并不在乎這其中質的區別。
和教育碩士遭到“冷遇”相反,研究生課程班這幾年卻辦得紅紅火火。據西南師范大學副校長李明介紹,西南師大目前在讀的研究生課程班學員達2000人左右,而去年150人的教育碩士招生名額卻沒有招滿,只完成了60%左右。在其他一些師范院校,記者也發現了類似的情況。可以說,目前教育碩士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教育界的許多人士都認為,雖然目前教育碩士教育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但對于一個剛剛起步的專業學位教育,還需要全社會特別是教育界更多的關心和支持。教育碩士對于中國基礎教育的價值,不久就會在他們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得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