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下午舉行的“玉佛寺高級管理人員MBA課程”首期結業暨第二期開學典禮上,13名身穿黃色僧袍的特殊學員,從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的老師手中接過了MBA的結業證書,他們都來自玉佛禪寺,是該寺的法師或居士。玉佛禪寺方丈覺醒法師在會上表示:“僧人學習管理知識絕對不是為了趕時髦,而是希望加強寺內的管理水平,與時俱進。”
試圖打造玉佛寺商圈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玉佛禪寺方丈覺醒法師表示:“原先寺內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但我們希望吸收現代企業管理的精髓,從而提高寺院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讓僧人研讀MBA的目的就是將寺廟管理與現代企業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先進高效的企業管理方式完善寺廟的組織設計、人力資源管理、戰略規劃、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王方華對覺醒法師的想法非常贊同,于是就有2005年9月的第一期“玉佛寺高級管理人員MBA課程研修班”。
第一期研修班共有18名學員,學期10個月,學員都在玉佛寺擔任主要管理的任務。盡管身份特殊,但安泰學院為這些學生開設的課程與其他的MBA班并沒有太大區別。授課形式以課堂講授為主,同時也采取了理論指導和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現場互動、沙盤模擬、專題(專家)講座等多種形式。
從幾位僧侶的結業論文中,也能看到這些僧侶們的現代觀念,這些論文主題包括:《淺談寺院品牌戰略管理》、《關于成立佛教休閑中心的設想》、《從人力資源角度看寺院義工隊伍建設的培養與訓練》、《網絡弘法實踐初探》等等。
據介紹,上海玉佛禪寺始建于清朝,是一所具有100多年歷史的著名寺廟,自建寺以來香火連綿。目前共有100多名僧侶。在玉佛寺組織機構中,有一個部門叫作“經濟部”,下屬的法物流通處、素齋館、書畫院、賓館等等,加上物業公司的保潔、保安等員工,直接或間接受雇于玉佛寺的人員數量已經超過了僧侶人數。該部門同時還經營著一家素食品公司。
在具有現代企管知識的僧人的輔佐下,玉佛寺還制訂出自己的中期規劃和遠期規劃,借鑒現代商業化運作模式,以玉佛寺為中心,輻射周邊,建立旅游、休閑、商貿一體化的商圈經濟帶,主打玉佛寺宗教文化品牌,帶動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
僧侶入校引發熱議
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王方華在會上談到:“現在寺廟大致有三種運作模式:一是與社會脫節,過著清貧的生活;二是依靠社會慈善來養活自己;三是努力滿足進入寺廟的人們的需求,采用現代管理制度使得寺廟能自我管理,與時俱進。”
出家人讀MBA,這在中國佛教界可謂首開先河。在研修班開設的初期,社會上也有人提出質疑,認為這一做法有違佛家宗旨,寺院繼承《百丈清規》等一套傳統的、完善的管理方法更為必要。因為寺院畢竟不是經濟實體,不同于社會上的公司,寺院最根本的宗旨在于弘揚、服務更多的信眾。
對此,覺醒法師談道:“我們通常說起寺院,總是想到傳統、保守、封閉、另類、與社會脫節等字眼。但是,寺院畢竟不是存在于真空的。佛教要不斷地發展,就不可能永遠在原地觀望。事實證明,這些學員都有著堅定的信仰,沒有因為涉入俗世而有所影響。”
與第一批MBA研修班結業典禮同期舉行的是第二期研修班的開學典禮,第二期將有19名法師或居士參加研修班。據介紹,第一批學員都將在玉佛禪寺擔任管理層工作,而第二期學員則是后備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