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建設的關系
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建設的關系: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最顯著特點是社會主義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工業化是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和目的;社會主義改造是工業化不可缺少的條件和手段。這兩方面互相聯系,互相促進,互相制約,體現了發展生產力和變革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的有機統一。
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改革的關系:社會主義改造是為了在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基礎經濟制度,以繼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它反映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標志著新型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在中國形成,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大大解放了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無論是社會主義改造,還是社會主義改革,都統一于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它們有著內在的、歷史的邏輯關系。
28.社會主義改造的經驗總結
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經驗:(1)采取了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并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國家幫助的原則。(2)創造了經過社會主義萌芽性質的臨時互助組到常年互助組,發展到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再到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農業合作社,由低級到高級逐步過渡的形式。(2004年第9題) (3)貫徹了依靠貧下中農、團結中農的階級路線,從而引導了廣大的農民共同走上合作化的道路。
對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經驗:采取了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采取的形式是從供銷合作小組、手工業供銷合作社,再發展到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經驗:根據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于和平贖買的設想,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1)嚴格區分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的界限,對民族資本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實行和平贖買,和平地實現生產關系變革。(2)創造了從低級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委托加工、計劃訂貨、統購包銷、委托經銷代銷)到高級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公私合營,包括個別行業的公私合營和全行業公私合兩個階段)的過渡形式。(3)注意把對企業的改造與對資本家的改造結合起來,把他們改造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轉自:<a href='http://www.yuloo.com/ky/'>育路考研網</a>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