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澤東提出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歷史背景及這理論的重大意義(6分)
(2) 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基本矛盾“深入的具體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論成果主要有哪些(4分)
37.材料1
從1978年到200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645億元增長到2495萬億元,平均實際增長9.8%,是同期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的3倍多,我國經濟總量上升為世界第四。
從1978年到2007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從206億美元提高到21737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三位。外匯儲備從長期沒有達到10億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1.5萬億美元左右,成為世界上擁有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
從1978年到2007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實際增長6.5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則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實際增長6.3倍;農村貧困人口從2.5億減少到1400多萬!院\濤在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材料2: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的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摘自中國十七大報告
(1)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體制下進行了哪些改革創新才帶來了上述變化(5分)
(2) 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及其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5分)
38、本題為選做題,請在Ⅰ、Ⅱ兩道試題中選做其中一道作答,若兩題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試題的成績記入總分。
選做題Ⅰ:
材料1:
如果美國不援助歐洲,它們在經濟、政治和社會關系各方面都將有窒息之虞,美國這次“援歐不同與以往,不是向個別國家提供零星援助。我們的政策不是反對任何國家,任何主義,而是反對饑餓,貧窮,悲慘,混亂。我們的任務是喚起合理經濟的再生,促進政治社會的結構容納自由制度存在。任何企圖阻礙別國復興的政府都不會得到我們的幫助。任何政府、黨派為圖政治私利或其他打算,不惜延續人類痛苦的,必將遭到美國的反對。
摘編自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的演講(1947年6月5日)
材料2:
2002年1月,美國國務卿鮑威爾訪問尼泊爾,主要討論反恐合作問題,此后,美國每年向尼泊爾提供4000萬美元的“經濟援助”。2003年11月3日美國國會批準了向伊拉克和阿富汗提供875億美元的軍事行動及重建援助的撥款法案。西方把這些經濟援助和重建計劃稱為“新馬歇爾計劃”。
伊拉克已探明擁有1100億桶的石油儲藏,遠景儲藏達2200億桶,開采成本每桶僅3-4美元。2003年12月,美國國防部公布了伊拉克重建項目中總價值達186億美元的26個重大工程合同,同時以維護美國的“基本安全利益”為由,決定剝奪包括德,法,俄羅斯,加拿大等在內的100多個曾經反對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以及拒絕向伊拉克派兵的國家參與上述合同的競標資格。首批約9億美元的伊拉克重建合同均在暗盤交易下完成,中標的是清一色的美國公司,而這些公司無不與美國政府有著緊密的聯系。
摘編自人民網
材料3:
法國前情報員達尼埃爾·雷米在其所著《誰欲殺死法蘭西》一書中認為美國已經發動了一場看不見的“經濟戰爭”,旨在征服歐洲。1995年至1999年間,美國每年立案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中,有1/4是針對歐盟的。德國和法國不贊成美國對伊拉克動武,惹怒了美國,美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抨擊兩國“有問題”;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賴斯,把包括法國與德國在內的反戰政府比作是二戰前法國對納粹德國的“姑息主義”,引起德法等國不滿,美前國務卿基辛格認為,在伊拉克問題上的分歧,已經在大西洋聯盟中產生了自他50年前成立以來最為嚴重的危機。
摘編自中國網
(1) 結合材料一、二比較“馬歇爾計劃”和“新馬歇爾計劃”的異同(5分)
(2) 結合材料一、三剖析近些年來美、歐在處理國際事務中,顯現的分歧和原因(5分)
選做題Ⅱ: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知名人士開始關注中國,07年4月17號本哈拉與吳××,表揚中國對蘇丹做的建設性的有獨特影響力的作用對東盟發展很支持,東盟贊揚中國支持東盟對地區發展給予的大力支持以及所發揮的建設性作用讓東盟信服。
材料2: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和人民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