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琨的心被觸動了。幾天后,她趁沒課時跑到了張石小學。在學校里,她看到一至六年級學生全在一個教室里上課,每次上課時,老師先給一至四年級上,五六年級孩子自習,然后再給五六年級學生上。每個學生只有一本作業本,什么作業都寫在上面。
“雖然學校也請了一些代課老師,但這些代課老師都是村里的農民,家里一有事就不來,孩子們只能自習。”周琨說,她當時唯一的念頭就是要幫助這些孩子。
回到支教中學,周琨找到其他4名支教學生,大家商量后決定義務給張石小學學生上課。此后,只要沒課,5個女生就會到張石小學,語文、數學、英語、美術、思想品德,什么課缺老師,她們就上哪門課,甚至連體育課都上過。
張石小學離第十中學有幾十里的山路。運氣好的話,周琨她們可以乘到路過的順風車,運氣不好就只能步行,步行時間近2個小時。
發起募捐給村小建圖書室 張石小學的教學條件很差,學生很少看課外書,偶爾發現學生看課外書,還是上世紀70年代出版的。
周琨決定幫學校建一個圖書室。她們5人分別拿出500元作為購書資金,并在天水市區和南師大各搞了一次募捐活動,籌集到近2000元。寒假時,周琨聯系到宿遷一家圖書批發市場,對方愿意以一折的價格將圖書批發給他們。寒假結束后,圖書室成立了,900本新書讓學校的孩子們高興了很久。
研究生支教團的支教時間只有一年,“一年后,張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