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經歷大學畢業后我在湖北省十堰市政府從事行政復議工作,公務員的生活穩定,月收入在1200元,但我向往獨立自由的生活,于是辭掉干了4年的工作,只身一人闖北京,成為北漂一族。
剛到北京時朋友介紹我到從事高端訴訟業務的天同律師事務所做薪酬制律師助理,月薪為2500元。由于一些人事原因,我只待了1個多月,但收獲很大,讓我對律師業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積累了很多業務和水平發展的經驗。后來,我到目前所在的事務所做實習律師,2006年3月由薪酬制律師轉為提成制律師,但案件不多。
目前收入2006年3月以后還沒有收入。不過手頭有一個公司清算糾紛的案子,為風險代理,如果勝訴我個人可以分到4萬-6萬的代理費。另外還和河北一家公司談好了做公司法律顧問,每年顧問費為1.8萬,正式合同要在7月才能簽訂。
同行收入律師行業收入落差很大,在北京雖然已經有年收入過億的,但多數律師的年收入在10萬以下。北京律師比較流行的分法是訴訟律師和非訴訟律師。訴訟律師中,年輕律師以辦理小案件為主,收入較少,一般來說40歲左右的訴訟律師,因為有一些非訴訟業務,積累的顧問單位比較多,收入相對較高,能達到20萬至30萬元以上。年輕的非訴訟律師收入也相對較少,比如房產按揭律師,一般為工資制,收入多在2000元以下。
工作壓力3月以后,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時間,可以不用朝九晚五上下班,所以現在做了一名網絡自由撰稿人,在《中國法院網》上的個人博客以及一些論壇上展望和交流律師從業心得和職業規劃。律師業有一個行規:“小單做人情,大單做買賣”,我目前的實際情況也是如此,業務不多,但多為熟人介紹,所以不分大小,一律力求高水平辦理,辦案壓力比較大。
從業感受我從公務員轉為一名北京律師的過程中,感覺到律師行業競爭激烈,新手需要迅速適應客戶和律師業的挑選,不比機關那樣有充足的自由寬松的成長時間。其次,律師需要潛心積累才能達到心態成熟、業務游刃有余的程度,從而獨立提供高水平的律師服務,這種激烈對抗和競爭能夠成就一名優秀訴訟律師,但也讓很多律師飲恨離去。最后,律師行業文化是獨立和自由,需要獨立進行職業規劃和人生規劃,這些都是意想不到的挑戰。把收入作為唯一目標的律師,會因為這些挑戰而承受巨大壓力。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