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如此,中國目前獲得EMBA培訓資格的30所重點院校簡直就是“杯水車薪”,這也意味著今后5年內中國EMBA教育至少有10億元左右的市場需求。或許,EMBA學費還沒有升至波峰。
“合格”教授知多少?
昂貴學費在很大比例上用于支付教師報酬,畢竟師資才是競爭的最重要“利器”。據業內透露,請國外一流大學一流教授上一天課,一般的報酬是兩三千美元,最高可達5000美元,而國內一些“明星教授”一天的講課費已突破8000元人民幣。
根據有關規定,EMBA教育在課程設置、授課方式和師資配備等方面由各院校自行確定,但授課教師中有博士學位者必須占授課教師總數的50%以上,有企業實踐經驗者必須占授課教師總數的80%以上,在國外或境外有較好EMBA教學聲譽的教師必須占授課教師總數的30%以上。
因此,對各大商學院而言,“搶師資”甚至比“搶生源”還重要!然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張新民曾公開表示,國內大學能夠為EMBA學員授課的教授加在一起應該不會超過50人。而且,由于供需缺口較大,國內的一些EMBA教授忙于應付,有些教授的實踐經驗已經過時。同時,相比于國外兩年EMBA教學可剖析數百個案例,國內不少EMBA項目卻只有幾十個案例。
實際上,國內MBA教育普遍缺乏合格的師資隊伍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秘密”,EMBA就更不用說了。另外,由于合格師資短缺,即使一些著名大學的商學院,也常出現上百人“超級大班”。一位在職EMBA告訴記者,“我們上課就像開會聽報告,沒有充分時間相互交流,傾聽別人意見,闡述自己觀點的機會也很少。”
任職于上海一家著名投資銀行的陳先生說:“我當年在一所名校讀MBA時,就是這些老師教課,水平實在不敢恭維,沒有絲毫企業實戰經驗。現在一看,又是這些老師在教EMBA,給國內一些擁有億元身價的企業家上同樣的課,不知道會不會加速EMBA教育在企業家心目中的貶值。”
對此,武漢大學高級研究中心主任鄒恒甫教授說:“ EMBA在中國還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真正能走上講臺的教授少之又少!且不說國內,即便在世界范圍內,對得住這筆昂貴學費的經濟學、管理學教授也十分稀有!”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