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讀書人的奇聞趣事,自古以來絡繹不絕,僅是《世說新語》,就可見一斑,例如阮咸與群豬共飲的癲狂、王子猷雪夜訪戴終于不見主人的“滑稽”,這些“異乎尋!钡墓适,給古往今來的人們帶來了不少歡樂。
如果說這樣“滑稽”只是屬于遙遠的絕響,其實也未必。
據昨天的《重慶晚報》報道,一對從未下過廚房的80后研究生新婚夫婦燉出一鍋核桃雞湯,以迎接外出歸來的父母,沒想到他們的“杰作”卻讓兩位老人大跌眼鏡:湯里的核桃殼都沒有去掉,就直丟鍋里燉了半天!
這則“不會做飯”的“核桃門”,相信看到的讀者一定會忍俊不禁,這種忍俊不禁里,大約隱含了一種先入為主的成份,那意思再明白不過:沒見過豬肉總見過豬跑吧?有人或許會對此做更“深層次”的解讀,拍磚認定所謂高學歷低水平,或者謂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以及由此得出80后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等等之類的結論。
其實此事也就是一社會新聞。“研究生”、“80后”等等字眼,也就是吸引眼球,制造話題的目的。不容回避的是,一個人總會有自己的缺陷,這種“缺陷”很可能就是不會做飯。如果有人硬要因為一個人或幾個人不會做飯就推導出高學歷低水平,或者將板磚拍到80后或者別的年齡段,那實在是頗有些“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畢竟,個案總歸是個案,而個體,無論如何也不應隨便成為群體的“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