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2010年考研報名現場確認的第一天,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的網上報名信息顯示,明年考研競爭更激烈了:全省21個考點約12萬名考生進行了網上報名,比去年增加了10%左右,而江蘇53家高校及招生單位共吸引了全國17萬考生報考,一下子增長了7.7%。南京大學、蘇州大學的網報人數超過兩萬,東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的網報人數也過萬人。
報名長龍至少200米
昨天的南京市招辦應該是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一大早,2010年的考生們就在門外排起了長隊。這條長龍浩浩蕩蕩,從市招辦開始延伸,超過了甘家大院,幾乎要和三山街地鐵站平齊。粗粗測算一下,隊伍至少有200米。一名路人告訴記者,早晨六七點她出門時,就已經有學生們來排隊了,到了十點多人就更多了,隊伍越來越長。
南京市招辦副主任魏巍介紹,在南京市招辦確認的考生人數比往年增加了幾百人,而且學生們多半會選在第一天報名,所以人比較多。
工作難找,先考研吧
在南京大學的研究生報名現場,考生們分三路同時進行報名確認。“今天至少得報上1500人以上。”南京大學研究生招辦主任江瑩介紹。
至于為什么考研,東南大學數學系邵同學說得很直白,“我們這個專業找工作很難。”她說,學數學,要么就是去當老師,要么繼續深造搞研究,要想直接找份理想點的工作還真不容易。班里一共有40多人,保送研究生的有十幾人,剩下的基本上考研了,找工作的寥寥無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地理信息系統的一名男生也告訴記者,去年工作不太好找,今年的形勢還不明朗。“干脆先考研吧,在學校躲三年后再談工作的事吧。”
跨專業考生明顯多了
“原來學物理的,現在要改學管理專業。”昨天在南大的報名現場,一位男生興沖沖地說。“還沒怎么復習,感覺學管理將來好就業一些,臨時就決定報了。”
記者昨天在報名現場發現,跨專業考研的學生很多。南京大學通信專業的丁晨暉告訴記者,她一直喜歡金融,但在高考填志愿時家人說通信專業好找工作,只好填了通信。進大學后,她就開始輔修金融專業的課程,現在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
昨天,南京大學研究生招辦主任江瑩特別提醒,學科交叉是大趨勢,學校對這種跨學科考研的考生也比較青睞,這些有著復合型知識背景的學生也是社會所急需的。但提醒考生,如果要跨專業考研,一定要提前準備。
熱門專業15人選1人
和今年相比,預計明年的考研報名人數明顯增加。昨天,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從網上報名的情況來看,2010年考研報名將更為激烈。江蘇省共設置了21個考點,約有12萬名考生進行了網上報名,比去年增加了10%左右,而江蘇的53家高校及招生單位一共有全國17萬考生報考,也增長了7.7%。專家分析,考研人數增加,一方面是由于應屆本科畢業生增加,報名基數增長。同時,不少畢業生對畢業心存懼怕,想借考研作為“避風港”。但是,各所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計劃并不會大幅擴招,因此預計明年考研會相當激烈。
記者還了解到,南京大學、蘇州大學的網報人數超過兩萬,東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的網報人數也過萬,名校競爭更為激烈。南京大學招辦主任江瑩透露,學校老牌的熱門專業報考人數依舊很多,部分理工類專業相對冷門。據預測,學校一些熱門專業的錄取比例將達到10:1甚至15:1。
特別提醒:帶齊證件
“老師,我的畢業證書丟在家里了。”“老師,我的身份證丟了,怎么辦?”在記者采訪的間隙,至少有三四名馬大哈考生匆匆跑來,找研究生院的老師“求救”。江瑩特別提醒考生,在報名時,考生一定不要忘記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限“居民身份證”、“軍官證”、“文職干部證”“軍校學員證”)、學歷證書(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如果身份證丟失,要到派出所辦理臨時身份證或開臨時身份證明。如果學生證丟了,學生要到學院開證明,并到教務處蓋章。
[相關鏈接]
部分高校碩士研究生初步招生計劃一覽
記者昨天還了解到,不少高校已經初步擬訂了明年的研究生招生計劃,不過最終計劃要經過教育部審核通過。明年1月,各校正式的招生計劃將陸續公布。
中國人民大學:計劃招2950人,其中擬接收本校推薦免試生600人、外校推免生800人。
外交學院:計劃招235人,其中包括部分自籌經費、委托培養碩士研究生。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計劃招170人。
南京大學:暫定3000人,其中學術型研究生2000人左右,專業學位研究生1000名。
蘇州大學:暫定3300人,其中學術型擬招2300名左右,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擬招1000名左右。
東南大學:約3300名,其中學術型研究生2300名左右,專業學位研究生1000名左右;擬招收校內外推薦免試研究生900名左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擬招生1900名左右。
南京理工大學:擬招生2400名左右。
南京農業大學:擬招生1700名,其中學術型碩士生約1500名,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生約200名。
南京師范大學:暫定2400名,其中學術型研究生2000名左右,專業學位研究生400名左右。
南京林業大學:計劃880人,包括學術型研究生720名和專業學位研究生160名,其中國家計劃內(公費)約680名。
南京郵電大學:擬招900名,其中少量單位委培生。
江蘇大學:計劃1600名。
江蘇工業學院:計劃500名左右。
揚州大學:暫定招生1400名,其中學術型研究生1250名左右,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150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