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小字體 增大字體
研究生培養過程不再僅僅由導師掌握主動權,而將分成139個質量要求和43個監督項目,受到全程監控,同濟大學日前推出“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體系”,旨在對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進行有效監控,確保研究生培養質量。 “研究生教育質量形成于教學的全過程中,實施質量保證體系的目的,就是要將影響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和培養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始終置于受控狀態。”質量保證體系課題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沈祖炎教授介紹說,關鍵因素和關鍵環節包括“教學過程管理”、“教育質量目標和管理職責”、“教育資源管理”以及“教育質量監控、分析和改進”等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又可細分為22個一級項目、52個二級項目、139個質量要求和43個監督項目,學校對每一個一級項目和二級項目都明確了執行責任人和監督負責人。 監控過程如何實施?同濟大學研究生院鄧慧萍老師舉了個例子,比如“任課教師管理”,對不同專業的任課教師的資格、職責、學術水平等作出規定,將通過教授聽課、學生評教等方式加以監督,如果發現任課教師不能勝任,將督促他改進,如仍不合格將取消研究生任課教師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