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法碩的最大體會是:時間不是第一因素,方法和效率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方法正確,效率夠高,半年準備考取法碩并非神話,我的一個朋友只準備了四個月,即考取。所以,首先從心理上要打破法碩最難考的神話。樹立強烈的自信心,這樣你就成功了一半。
2.只看法碩考試委員會出版的考試指南。指南具有極大的權威性。90%的精力應該放在指南上。至于其他版本的書可以看,但時間要允許,而且你要能忍受效果不是太好的結局,那么你干脆別看得啦!
3.遵循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原則。所謂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就是既要掌握整個考試指南的整體框架,又要掌握每個知識點。首先你要掌握指南的整體框架,最好能背下來,知道這幾門課分別有那些章節,每章每節有那些知識點。掌握總體框架的好處是你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做題時,你可以很容易得知道這道題是屬于哪一個章節的,是考察哪個知識點的,答題時不至于張冠李戴。同時,每個章節中的每個知識點是要掌握的。考研沒有重點和非重點之分。不要給自己劃重點,考研不是高考,也不是本科考試。如果你給自己劃重點,很可能要誤事。
4.運用理解與記憶相結合的方法。法碩考試的考查內容從考查記憶性的東西轉向了考查理解和記憶并重相結合。因此,記憶是理解的基礎,而理解是記憶的目的,記憶是為了理解。應該擺平它們的位置。一味地背書,書背得再熟,也不能得高分,最多及格,現在的法碩考試的新題型的出現就是為了淘汰死讀書的考生。當然,那些基本的概念還是需要記憶的。當然,你的記性好肯定能幫你的大忙。
5.要清楚最新題型是什么,適應考試目的的轉變。你一定要清楚每門課的考試題型,這樣你看書的時候可以根據題型來看書,效果比較好。同時,如果你時間允許,電腦熟練的話,還可以自己進行總結歸納,根據最新題型總結歸納,效果會更佳。
6.調整心態。要有良好的心態。備考時,我沒有辭職,甚至還看電視。我認識的幾個朋友辭職備考,如臨大敵,結果心理壓力很大,反而沒考取。只要你注意方法和效率,不一定非要辭職。辭職了反而給自己造成很大的思想壓力,可能適得其反。不要如臨大敵,甚沒必要。而且要勞逸結合。不可能一直看書。看書看累就上網徜徉徜徉,做做題目,交交朋友,放松自己的心情,效果反而更好。磨刀不誤砍柴工,一點不假。考研的心態是復雜的,最大的特征就是成功感和失敗感的交替出現,一會兒信心十足,一會兒又垂頭喪氣,這很正常。最關鍵的是當你垂頭喪氣的時候,千萬不要輕言放棄,這樣,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