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小字體 增大字體
金融危機來臨,考研大軍只增不減;考研復試分數線下降;高校研究生擴招……種種現象沖擊著考研價值觀。研究生學歷貶值,研究生就業安全感下降,種種說法鋪天蓋地。 一、研究生素質遭質疑 有些學者認為考研不一定能造就人才,反而造就太多脫離社會的庸才。此觀點雖然偏激,卻也有其道理。不可否認,由于研究生數量不斷擴招,目前各大學研究生的素質水平良莠不齊,不少人盲目追逐高學歷,卻忽視了真才實學的獲得。而高校師資力量的匱乏,人才的不斷流失等種種問題也暴露出來,一個導師居然可以帶十幾個研究生,一年只和學生見面幾次。研究生沒有人管,放任自流,必然模糊了自己的奮斗目標。當然,希望這只是個別現象。 二、考研價值觀的感想 走進大學研究生群體,你會發現學生們會有三種不同的表現:博覽群書者,精力分散、因小失大者,庸庸碌碌者。三類考生在各個院校層出不窮,但是并不是說后兩者就代表著全部。 其實,考研奮斗本身是人生升華的重要階段,奮斗者們一年的拼搏也是勇氣可嘉。但我們的努力千萬不要半途而廢。就像2004年考研英語寫作的題目所說:“終點又是新的起點。”如何在錄取后繼續奮斗,最終實現人生價值還要靠自己,制定長期和短期的戰略,戰勝自我的惰性,挑戰知識學問的巔峰,要靠更加持久和堅強的毅力。我堅決反對學歷無用論,但太多的注水學歷確實加重了大家的猜疑,使我們對考研的意義產生了疑問。在授課過程中,我都會重復地講,讀研的最終結果,不管是從事科研教學,還是走向商業法律,還是成為國家公務員,學歷和文憑的含金量其實真正體現在學生的學識能力獲得。而真才實學不是混出來的,而是磨煉出來的。能否規劃好三年的學習,能否和市場需求接軌,勇于汲取有用的知識,就要看研究生們的自我管理能力。 所以,不管是現在正在準備考研的考生,還是在觀望考研是否值得的學生,抑或者已經考上,正準備讀研的過來人,考研遠遠不是復習、考上、混日子,在這個過程中,你收獲的不僅僅是一張文憑,更是日后努力實現自己人生夢想的一把鑰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