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三次走上考研的戰場,那段時間我真的很低迷,但是老師的一席話激勵了我。他對我說:“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一個研究生的材料,就是再困難你都要堅持;如果不是,我勸你盡快找工作。人一旦選擇了就不要輕易放棄,做人本來就是很痛苦的,人的快樂往往是建立在長期的痛苦之上的。”正是這段話,讓我有了這樣一個信念:“我就是一個準研究生”,重拾了我的信心。
2007年9月,我才投入了2008年的復習備考中。對于我來說,最大的困難有兩個:一,時間嚴重不足。我只有一百天左右的準備時間,而學習內容又相當多,尤其是數學一,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來做題。二,由于我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我選擇了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專業課考試內容多且題目難,由于這些不利因素,我從一開始就有很強的憂患意識。那些日子,好像我只是在重復的過著每一天,那份滋味不是用語言就是可以表達的。
對于不同的科目,要用不同的策略。舉例說明:一,數學,不做題目是不能上考場的,但是盲目的做題效果也不好,最好的辦法是做完后多咀嚼一下,盡量達到“會做一個題,就會做這一類題”的境界,要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二,政治,千萬不要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這門功課上,因為我覺得一般人按正常的復習計劃都能考60或者70多分,如果你想要在此基礎上多考10分或者20分的話,那么需要花費的時間會增加很多,但是如果你把這些時間花在數學或專業課上,能增加的分數就會多更多。再者,做政治題的時候,不要做太多的真題,最多做前3--5年的真題,因為很久遠的真題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而且有時候還會對你產生誤導。三,英語,一定要重視真題,真題是個寶,要把每年的真題當成正式的考試來對待,做完后多想想作者的出題意圖,這樣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記得當時我備考的時候就能做到將真題的每一個單詞、每一個詞組、每一個難句、每段話的結構都摳的清清楚楚。就像徐綻老師講的那樣考研英語答案的設置沒有對與錯,只有最合適的。
考研就是一種生活方式,選不選澤它,問問你的心意,一旦選擇就是別無選擇,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