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有學弟學妹問我考研心得,問我有沒有什么竅門之類的,我苦想了3分鐘,說“沒有什么啊”。現在想一想,研究生英語考了不錯的分數,其中一定還是有些值得注意的東西吧,叫做竅門也好,經驗也罷,總之拿出來,給大家開闊一下思路吧。
首先是要用多長時間復習英語,這是個問題。應該說,我從來都沒有完全丟開英語。英語是一門語言,想提高英語成績必須按照語言自身的規律。首當其沖的就是培養對英語的興趣。有很多人在一開始就把英語視為仇敵,還有很多人從來都把英語丟在一邊,到了要考試了才開始突擊背單詞、做閱讀。這些都是不對的,也不可能英語的高分。如果你能在過去的1年里,經常看英文書報,雜志,小說,網站,聽英文廣播,英文歌,看歐美電影,那么你會有良好的語感。事實證明,良好的語感對閱讀和寫作有太大的幫助了。如果你能做到專業書盡量讀英文版的,那么你的英語閱讀水平一定了得了。所以說,英語的復習是從平時的點滴積累中開始的。沒有平日的積累很難靠突擊來提高多少成績。當然,考前的針對性復習的主要意義在于使你適應考試的氛圍。而且,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啊!
其次,需要背多少單詞?其實問這個問題就是錯誤的。再一次,英語是一門語言。考研大綱規定了大約5500個單詞。即使你對這5500個單詞都很熟悉了,可能你讀到考研英語閱讀的文章還是會磕磕絆絆,而當你讀到外國小說的時候你才會發現原來不認得的單詞更多。那么我們應該怎么看這5500單詞呢?首先,這是一個基礎。當你達到這5500的詞匯量的時候也意味著你對英語的構詞法則有了一定的了解,對詞根、詞綴有了一定的認識,由此你可以在閱讀中通過推測,派生等辦法認得更多的單詞。但是單詞本身畢竟不是語言,最終還是要回到語言中去。我們中國人學外語還是主要以書面語言為主,所以,多閱讀是唯一的出路。我發現現在周圍的人特別是工作以后,越來越沒有閱讀的習慣了。也許我們的娛樂方式多了,也許我們生活的節奏太快了,但是放棄閱讀就是放棄思考。
那么,言歸正傳,當開始為考研而復習英語的時候,究竟有沒有什么訣竅呢?我歸納了我的經驗有以下幾點。
一是把單詞的記憶貫穿于整個復習過程中,把單詞與短語和習語相結合,通過閱讀鞏固單詞的記憶,通過寫作演練單詞的使用。有很多人孤立的背單詞,往往事倍功半。我從來沒有規定自己要背多少單詞,到考研時我也沒有把詞匯表全部背完。但是,通過反復的閱讀,演練和記憶,單詞量的確是在穩步的積累,而不是背了就忘的那種。
二是要從開始就演練快速閱讀。考研英語說白了就是考快速閱讀。我以前也提到,考研英語最大的敵人就是時間。有人覺得作一篇文章用15分鐘已經算快了,可是我告訴你什么叫快速閱讀,4、500字的文章4-6分鐘讀完,4分鐘做5道題,基本上控制在10分鐘一篇。我做完英語客觀題部分用了70分鐘,基本上做到了10分鐘一篇。只有時間充裕,才能對吃不準的問題再仔細推敲,而且很多時候并不是你讀的越慢就理解得越好。快速閱讀就是通過考前的復習訓練的,堅持訓練幾個月,肯定能提高閱讀速度的。當然,一定得詞匯量,語感,句子結構基礎都是必要的基礎準備。
三是精讀真題,真題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關于考研英語的信息,是一筆很寶貴的資料。我們應該對近5年左右的真題進行精讀。至于什么叫精讀,我想各人有各人的方法,無非是從詞匯,語法,句子結構,篇章理解等等角度逐一把握。還有就是研究命題人的出題點,其實考研英語的題出的還是比較精確的,不像很多模擬題,有時候很難講清為什么。除了出題點外,還要自己推測還能出什么體,當你自己覺得也能當命題人的時候,你的真題才算是研究透了。
四是寫作要真刀真槍的寫。很多人怕作文,也最想在作文上投機取巧,因此,市面上作文書很多,但真正教人寫作的幾乎沒有。我不背范文。但是要背一些句子結構,銜接詞。我覺得寫作的訣竅就是你自己一定要寫一定數量的作文。其實考研英語寫作的要求并不高,只是我們中國人看英語看的少寫的更少才難住了大家。
其實我寫了這些無非是想告訴大家要想考好英語就是要扎扎實實的打好英語基礎,學語言沒有什么訣竅,需要的僅僅是堅持多讀多看多聽有條件也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