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研究07、08年歷史
考研真題,我們可以明顯發現,命題中存在“偏古薄今”的現象。
09年歷史考試中,中國古代史地位的重要性仍然不可動搖。07、08年中國古代史選擇題各占10分,名詞解釋07年占30分,08年占20分,史料分析各占30分,簡答各占30分。07年中國古代史占100分,08年占90分,估計09年中國古代史的分值會在90——100分之間。
中古古代史的分數維持在總分的三分之一左右,是考試重心所在。從兩年的真題可以發現,先秦部分不是中國古代史考查的重點,如果出題,一般會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秦漢部分要特別注意,07年出了一道選擇題,一道名詞解釋,雖然08年未考查這部分內容,但是這一部分在古代史中卻是比較重要的,今年有出大題的可能;魏晉和隋唐出題以交叉的形式出現,07年隋唐的考查分值占42分,08年魏晉占44分,沒有考查隋唐的內容;風水輪流轉,可以看出,今年,隋唐的內容又將成為考查的重點,09年很可能出大題。宋元和明清部分輪流出題,07年明清占42分,而08年宋元占32分,總的來說,宋元明清07、08年的總分值維持在44分,可見,宋元明清是中國古代史的重點考查對象,將近占中國古代史總分值的一半,估計09年還會維持在這一水平,宋元部分很容易出料分析題。
下面就每一章節的出題重點做一系統分析:
第一章中國歷史的開端★
有重大史學價值的遺址文明發現,如北京人遺址、仰韶文化、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文化等是本章出題的重點,氏族公社、關于遠古社會的傳說以及相關內容也有出選擇題的可能。氏族公社也可能出名詞解釋題。中國古代社會的傳說如果要考查的話會以選擇題的形式出題。
第二章夏商西周★★
夏、商、西周三族的起源發展,夏、商、西周朝代更替的過程、背景、影響;
三個朝代國家制度的架構,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涵蓋了政治方面的分封制、宗法制、一系列的禮制(周公制作“禮樂”),經濟方面的井田制、“工商食官”;
夏商西周時期的文化,尤其是甲骨文、金文;對這一個時期的文化遺址進行的考古發掘,如二里頭文化要重點掌握,可能以名詞解釋的方式出題。
分封制、宗法制很容易以名詞解釋的形式考查。
西周后期的社會矛盾及其滅亡的過程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
夏商周的社會經濟一般不會考查,可以大概了解一下。
第三章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也不是出題重點,大概了解一下這個發展過程就可以;
春秋戰國時代的改革與變法是比較重要的,每一次變法的時間、內容、意義要掌握。有可能出名詞解釋和簡答題;
春秋戰國社會等級關系的變化不會出簡答題,如有考查,會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
春秋戰國的思想、文化和科技是比較重要的。這個時代的百家爭鳴,孔子的思想,著作等細節知識要扎實掌握。
第四章秦漢★★★★
秦朝統一專制集權國家的建立容易考查它的意義;
漢承秦制與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重點知識,要識記整個背景、內容、意義,并且要知道如果出現名詞解釋應該怎么來作答。
漢武帝時期的統治是非常重要的,他統治時期奠定了西漢強盛的基礎,漢武帝實行的一系列的統治政策要全部掌握;
西漢的統治危機要了解;王莽改制的背景、內容、意義及其失敗的原因都要掌握,很可能出簡答和名詞解釋;
劉秀統治時期的政策要識記;
秦漢時期的經濟發展以及秦漢時期的農民起義可能出選擇題;
秦漢同匈奴之間的關系及對外關系要好好了解;
秦漢時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進步可能出選擇題,這些都是基礎知識,要掌握扎實,不能在這種題上失分。
第五章魏晉南北朝★★★
主要集中在民族問題和社會結構的變化上。
兵制是這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制度,比如府兵制度,就對后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九品中正制、門閥制度很重要。
北魏統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是重點知識,無論是材料分析還是簡答題都容易考到。
魏晉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容易出選擇題,要掌握基礎。
第六章隋唐五代★★★★★
今年將會作為重點考查。
貞觀之治的時間、內容、影響要識記。
武則天和唐玄宗的統治政策要掌握。
安史之亂是考查的重中之重,簡答題容易出,它的背景、內容、影響要全部掌握,而且答題的時候要做到全面,最好是根據不同的教材來整理答案。
藩鎮割據也是重點,要著重掌握。
兩稅法是唐朝時期實行的一項重要的措施,它的背景、內容、意義要反復記憶,非常重要,出簡答題的可能性最大。
隋唐時期的民族關系與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也是重要內容,這里的民族關系比較復雜,最好整理成表格的形式,這樣看起來比較清楚也容易識記。
五代十國的政治與經濟可以大概了解一下,不是重點內容,可能以名詞解釋的形式來出題。
第七章宋、遼、西夏、金、元★★★★
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王安石變法的背景、內容、評價是歷年出題的重點;
科舉制的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
元朝鞏固大一統國家的貢獻;
耶律楚材容易出名詞解釋。
慶歷新政和王安石變法是重點中的重點,容易以名詞解釋和簡答題的形式考查,09年宋朝會作為重點來考查,其中重要的知識就是慶歷新政和王安石變法。
元代的行省制度已經在08年的考題中出現過,所以暫時不會作為考查重點了。
元朝的民族政策要了解并掌握。
宋元時期的經濟、文化、科技方面的內容,是選擇題的命題重點。
第八章明清(前期)★★★★★
明太祖的重典政治以及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是重點,可以作為簡答題來考查。一定要做到識記全面,不能有漏答的現象,所有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都要記住,要做到全面,詳細。
鄭和下西洋與南倭北虜容易出名詞解釋題。
張居正改革的背景、內容、意義要熟記,這也是考試的重點,往往會出簡答和材料分析題。
東林與復社以名詞解釋來做準備就可以了。
明末農民戰爭可能出現選擇題和名詞解釋,戰爭的領導者以及幾次重要的戰役要了解。
清軍入關與清初的社會矛盾不是考查的重點,可以略看。
清代疆域的奠定與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最有可能出簡答題,這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題,要自己整理好答案,不能有漏寫的情況。很有可能會問清代的疆域是如何奠定的?這就需要從很多方面來回答!比如平定準格爾叛亂,土爾戶特部回歸,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等等。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簡答題的可能性比較大。
康熙帝鞏固多民族國家的貢獻,康乾盛世是怎么出現的都是重點。
明清時期的經濟發展狀況、表現內容比較多、而且零散,經常會在選擇題中涉及到;
明清的文化特點、代表人物及著作也是較為重要的內容
明代的衛所與清代的八旗,綠營制度是很重要的制度,往年很多學校出過題。元代的行省制度2008年已經在簡答題里出現過,2009年最有可能出的名詞解釋和簡答題應該屬清代的八旗和綠營制度,要重點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