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經濟的人都清楚,數學對于經濟學來說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工具。經濟學要運用數據與圖表才能準確而清晰地解釋現實問題,如果沒有很好的數學底子就無法做出能解釋自己本意的模型,收集到了有效的數字也會無法處理成為有效的結果,這都是經濟學的大忌。正是因為數學對于經濟學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所以要考經濟學專業的研究生必須加強數學能力。經濟學本科招生是文理兼收的,對于一些經濟學專業的文科生來說,考研如果考本專業,數學將是最難逾越的關卡,因此經濟學專業里部分數學基礎不好的同學就選擇了跨專業考研。
近年來由經濟學跨考到行政管理與社會保障專業的考生很多,原因是這兩個專業都屬于文科,不需考數學,專業課和經濟學又有著部分重疊交叉。而行政管理與社會保障兩個專業比較起來,行政管理發展得比較完善,而社會保障還是一個比較新的專業。因此相比之下行政管理專業受到了更多經濟學類文科生的青睞。
經濟學離行政管理有多遠
每門學科都具有不同的特點,經濟學和行政管理在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上有很大的差異。經濟學強調理性,從理論基礎“理性經濟人”到利益最小化的標準,都是以個人作為出發點的;而行政管理卻將理論的側重點放在了“公共”二字上,比如它的研究的對象、研究方法,甚至利益的分配,都是將公眾作為關注的中心。因此,在研究問題的視角上,行政管理專業的跨考生要以新的角度來看待“利益”。另一方面,在學習方法上,行政管理傾向于理論分析,要求學生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而經濟學上更強調用圖表和數據來直觀地闡釋自己的觀點。
不過,經濟學專業的學生跨考行政管理專業有一個絕對的優勢:由于行政管理專業的課程往往會涉及到一些經濟學知識,行政管理專業的導師們很愿意招收有經濟學背景的考生,有的學校(例如北京師范大學)甚至把經濟學作為考研的一門專業課。目前出現的“經濟學跨考行政管理”考研熱,就緣于此。
因此,盡管經濟學與行政管理專業在思維方式、學習方法上有著很多不同的地方,但這兩個專業還是有一些共通性的,尤其是在行政管理專業方面,這種共通性更明顯。第一,行政管理專業可以把經濟學作為行政管理分析過程中的工具,因為經濟學中的圖表、數據在解釋問題的時候具有無與倫比的說服力,所以可以將其有效地運用到行政管理中,這樣既能把問題說清楚,同時也能使問題簡單化;第二,運用經濟學思維方式分析行政管理問題時可以另辟蹊徑。就以公共選擇理論為例來說明一下,凡是學過行政管理的同學都知道布坎南的公共選擇理論,布坎南正是因此理論在1986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最大的貢獻就是把經濟學中的“理性經濟人”運用到了政治問題中。他是從假設政治家并不是為了公眾的利益,而是從自利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這說明經濟學和行政管理兩門學科具有交叉互補性,它們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溝壑。
被誤解的行政管理專業
行政管理是政府以及公共組織的管理,屬于公共管理領域。在國內,人們對行政管理還不是十分了解,對其專業前景也存在著一定的誤解,認為學行政管理畢業后只能從事行政工作,而所謂的“行政工作”就是考公務員,進政府部門或事業單位。
而事實上,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報考公務員時并不占優勢。公務員考試對考生的專業性要求很高,每個政府部門多招收專業對口的學生,尤其是那些技術性強的部門,錄用考生更是如此。而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一般都是文科生,靠的是“嘴皮子”和“筆桿子”,不可替代性比較差,其他專業的學生都可以來做這份工作。所以說,學行政管理的學生考公務員并不占優勢。
與此同時,我們還必須打破過去僅僅把行政管理定位為公務員的狹隘觀念。現在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走進企業,去做行政助理、培訓師、人力資源部門主管。很多跨國公司的行政部門都開始面向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開放,為這個專業的畢業生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在今天的人才市場上,具有雙重學科背景的行政管理學碩士,無疑會更加具有市場競爭力。
考研路上的“名牌效應”
考研要量力而行,但如果條件允許,名校名專業還是應該成為首選。在全國范圍內按行政管理專業實力的強弱來排名,排名靠前的學校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等等。下面以四所高校為例:
1.北京師范大學
在北京高校的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素有“清北人師”之說,它的公共管理在全國排名也不弱。
考試難度:★★★☆☆ 考試的內容大都是指定教材的書本知識,不太靈活,而且參考書目比較少,對于跨專業的考生來說相對容易一些;推免生除外,每年招生人數在15名左右,錄取比例差不多為10︰1,比例不算太低;5年以來北師大的錄取分數都在320~335分之間浮動,浮動幅度不是很大,可預測性較強。
就業前景:★★★☆☆ 就業前景總的來說在全國行政管理領域內還是很好的,但因為其行政管理專業成立才5年,所以知名度還有待提高。
專業關聯度:★★★★★ 與經濟學專業的課程《經濟學原理》相關聯,而且它所考查的專業知識比經濟學專業所學的知識要容易得多。
2.上海交通大學
憑借上海的地理位置優勢,引進了多位特聘教授,在全國名校榜上一直赫赫有名,其文科水平也越來越強,其管理學專業在國內高校中一直位居前列。
考試難度:★★★★☆ 難度比較大,參考書目也較多,有六七本,復習起來不太方便;分數線逐年上升,上升幅度也較大, 2005年甚至高達360分左右,因此要想被該校錄取,專業課分數就比較關鍵。
就業前景:★★★☆☆ 名牌效應在前,上海的經濟發展熱度隨后,就業前景極其廣闊。
專業關聯度:★★★☆☆ 與經濟學關聯不是特別大,更側重于政治學,與經濟學沒有直接掛鉤,經濟學專業的同學考該校沒有多大的優勢。
3.中國人民大學
人民大學一直在公共管理學領域扮演重要角色,是中國最早開設行政管理學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同時它擁有像毛壽龍、張成福、董克用等知名教授,實力不容小覷。
考試難度:★★★★★ 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專業課考試的參考書目有5本之多,范圍涵蓋了經濟學、行政學和社會學三個學科,知識面比較寬泛,這樣也就意味著加大了考試的難度;人民大學在公共管理方面實力較強,要求的分數線也較高,一般都在380分左右。
就業前景:★★★★☆ 本身的名牌效應再加上被錄取的學生實力本來就比較強,而且學校平時為學生提供很多實踐鍛煉的機會,所以就業時學生的有很強的競爭力。
4.北京大學
行政管理學有張國慶、陳慶云等一大批名師坐鎮,學校的其他信息資源也非常得豐富(講座、兼職信息、招聘會等)。
考試難度:★★★★★ 北大的門檻較高,招收的人數也比較少,像2007年公共管理專業招收40名學生,除了推免之外也就只剩下27個名額,而細分到行政管理專業就只有5個名額,錄取的人少而報考的人多,所以難度非常大;另外2007年它沒有提供參考書目,預測考試范圍也就更加不容易了。
就業前景:★★★★☆ 北大的學生去哪里都很受歡迎。因為招收的學生少,所以導師可以集中精力去指導學生,這樣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因此,北大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找工作優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