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工業設計專業一直是考生報考的熱門專業,在近幾年的熱門專業排行榜中我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在全國平均錄取比例約為4∶l的情況下,工業設計專業所屬的設計藝術學專業的錄取比例卻達到了8∶1甚至10∶1。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我們要順利通過考試,應該如何復習呢?
專業考試情況介紹
工業設計專業的研究生考試由四門課程組成,分別是:政治、英語、專業課一、專業課二。兩門專業課中,絕大部分學校都是考“設計創意”和“設計理論”這兩門。
通常來說,“設計創意”考試的出題形式一般是這樣:在規定的考試時間內(3個小時)根據給定的題目設計出一件產品,用手繪的方式進行表達,需要畫出你的設計概念的展開過程、設計草圖與最終方案效果圖。給定的題目可能是某一類產品,或者是某一類人群,也可能是某種設計理念。有些學校可能不只是一個題目,但基本方式是一樣的。一般來說,這門課沒有參考書(即使有,大多也和設計內容沒有太大關系),所考查的內容為本科所學專業課的綜合運用,主要依靠考生平時的知識積累。
“設計理論”考試主要有兩種出題形式:考“設計史”或者“設計分析”。設計史指的是工業設計史和現代設計史,考查內容包括設計史當中的各種流派、風格、主義,代表性的設計師以及他們的思想。而設計分析的考查內容可能是對某類特定產品、某類消費人群、某種設計理念的分析。分析的角度包括形態、功能、人機關系、色彩、心理需求等。如果是考設計史就比較簡單,考生只需仔細復習學校指定的專業參考書就可以了。不過現在許多院校更傾向于考設計分析,也沒有固定的參考書,它和設計創意的考試題型一樣,主要考查考生平時的積累和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
“設計創意”考試復習提點
沒參加過考研的同學總是對這門課的復習充滿疑惑,不知道該如何備考,也不知道會出現什么樣的題型。從上述介紹中我們知道,設計創意是用手繪的形式設計出一款產品,在卷面上老師并不要求考生繪制出精美的最終效果圖,而是考查考生整體的設計思路。這是本科設計教學的核心,但往往也是教學的薄弱環節。
為此,筆者在教學當中將高分的設計創意總結為9大元素:
1.版面設計:漂亮的版面會給考官一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這樣考生一開始就容易獲得考官的青睞。
2.設計分析:即用簡潔的文字對設計對應的人群以及產品的功能和創新點進行闡述。考生在做這部分試題時,不需要很多文字,但必要的文字說明必須要有。
3.設計概念展示圖:用圖形的方式表現怎樣從一個需求/形態/概念逐步創造出一個具體的產品.這種展示圖不用占很大的地方,但一定要有,這往往是評卷老師最看重的,也是決定能否獲得高分的評判點。
4.多套方案:也許考試題目告訴你需要做幾套方案,也許題目沒有說明,但是一定要有多套方案,這體現了你思維的廣度。同等情況下多套方案一定比一套方案得分要高。
5.最終方案:選用一套方案作為最終方案,并用效果圖的形式表現出來。由于時問短,所謂的效果圖就是比一般的設計草圖畫得略為精致一些,細節更多一些,色彩更豐富一點。
6.基本主體圖:筆者稱每套方案中畫的產品叫做基本主體圖,這部分是草圖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們平時對考生進行訓練主要也是訓練這方面的能力,它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并不是短期內能提高的,所以考生平時應當注意訓練基本功。
7.細節圖:為特別表現某些產品的功能與造型,我們需要對產品的某一部分進行放大處理。這就是草圖的基本部分,體現出考生繪制草圖時思想的豐富性,也是區別考生水平的重要指標,因為能力的高低往往可以從細節中看出來。
8.使用場景/模式圖:這也是區分考生能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用圖畫、漫畫來表現考生所設計的產品應如何使用,不需要用很大的圖,但它對于判斷考生的設計能力是很有說服力。
9.色彩搭配:這一點很重要,建議草圖的顏色不要超過四種。如果考生希望給考官留下好印象,就必須充分利用試題來展示色彩搭配的水平。那么,哪些色彩為主要、哪些色彩為次要,在用色時一定要注意。
在此,需要特別提醒考生的是,我們在參加設計創意的考試時,畫得好看固然很重要,但考官更看重你的設計思維。如果你能按照上述的9個方面進行設計,考官就會認為你考慮問題很全面,具備了系統的設計思維能力。即使你的繪畫功底不夠好,依然有希望贏得高分。
“設計理論”考試的復習方法
設計理論的考試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考設計史方面的知識,這一類復習比較簡單,只要根據參考書認真記憶和梳理知識點就可以,在此不作重點介紹;另一種是設計分析類的考題,有的是分析你的設計作品,有的是分析別人的設計作品,還有的是分析某一類設計思想或方法,或根據要求談論對某種設計觀念的看法,這類題目一般不好直接準備,而是需要平日對設計理論知識的廣泛積累。可以說,設計分析類考題是所有本科設計課程理論知識的一個綜合。為此,考生若想在考試中取得高分,在備考時就應注意以下幾類方法的運用:
首先,平時一定要有意識地收集相關考點的各種資料。比如功能、形態、色彩、材質、結構、工藝、人機、心理需求、細節設計、設計風格或設計方法等,考生平時在閱讀設計理論的專業書時,要對這些知識點特別留心。
其次,即使不考設計史,但設計史方面的書也要看。在寫論文時,如果考生能從設計史的角度加以闡述,就能體現出相當的理論高度。同時,設計史中的經典設計是最好的論據,在論文當中使用將能有效地提高文章質量。
此外,考生可以從其他學科領域的理論體系中尋找觀點作為自己設計觀的核心概念。比如從心理學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的角度或者從中國傳統哲學的中庸思想來闡述自己的設計理念,這些都能讓考生贏得的分數。
最后,有一個特別的辦法,考生可以通過學校的論文搜索軟件查找所報考學校的導師近期發表的論文,看看導師最近的研究成果。這樣,一方面可以使我們的論文更具有針對性,與導師的研究方向一致;另一方面也可能會獲得意外的驚喜——也許考題會和他們的研究成果緊密相關。
總之,只要有堅持的信念與正確的備考方法,通向優秀設計師的成功之路就不會遙遠。
在考生報考過程中有一些問題非常關鍵,卻極易被忽略,在此筆者給考生作簡要分析——
1.你是否適合這個專業?
這個問題在一開始報考的時候就應該問自己。設計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同樣也是不斷接受挑戰的職業,只有對生活和工作一直保持激情、富有創意的人才適合學它。所以,考生首先要熟悉這個專業的具體情況:它是做什么工作的、研究生是做哪些研究的,自己是否感興趣、能否從事相關工作,并把它作為以后的職業。對于這方面可以多與已經考上研究生的師兄師姐交流,也可以向自己的專業課老師或工業設計從業人員咨詢。
2.如何選擇合適的學校?
如果決定報考這個專業,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擇校。在決定報考院校之前,考生應想辦法了解到近三年來擬報考學校的招生人數和報考人數,特別是該校當年的招生人數。這些數據,有的學校會在學校的招生網上公布,有的則需要考生到研究生院辦公室去詢問。如果學校的招生比例超過10∶1或者12∶1,那考生就得仔細掂量一下自己的水平,以判斷自己是否有把握報考。
另一個重要的信息是學校公布的分數線,除了基本線之外,學校每個專業還有自己內部的分數線。例如,2005年某校公布的專業課分數線是340分,可實際招生時的分數線卻是359分,而2007年有些重點學校熱門專業的實際復試線甚至達到了400多分。所以,在報考前,考生應收集擬報考學校的各種信息,經過仔細權衡之后再決定是否報考。如果這個專業是重點高校的重點學科,還要考慮專生對知識廣度的要求,畢竟任何導師都不會歡迎高分低能的書呆子。
3.在復習中應該重視專業課還是文化課?
對于設計學科,許多人都認為應傾向于文化課的學習,主要原因是工業設計本科生源分別是來自藝術類和理科類學生,文化課往往成為其考研的絆腳石。而從各個學校工業設計專業的錄取情況來看,大量考生落榜都是因為文化課單科線沒通過而被淘汰。筆者發現,只要是學習過四年的工業設計,在班內成績屬于中上等的學生,專業課的成績往往都很不錯,但能否達到考研錄取分數線并不僅僅由專業課分數決定,總分也具有決定性意義。所以,如果考生的文化課基礎不夠好,就必須在這方面花費足夠的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