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要養成學習習慣,可以偶爾走神,偶爾放縱,但是,必須讓考研的信念牽制著你,表明你是夢想途中的小憩。
專業的教材買了政治經濟學和高鴻業的西經,大概是7月份左右才真正開始看,西經大一學過,側重微觀,我是非經濟專業的,這方面一直擔心劣勢很明顯,所以沒看人家的方式,自己鉆書。財科所的試題拿到可以發現,那題表面很簡單,又宏觀,考研的時候,既要全,又要專,也就是不要自以為是,但要針對真題對癥下藥,專業真題,我當報紙在看,無聊的時候,看看那些學長總結的財科所概況。
暑假的時候,把西經看了一遍,先是在每章的后面標上日期,大體花個20天看完,那時有些盲目,但別貪心,主要是抓輪廓,體系,誰都不會奢望一遍記牢全部,我是一個很習慣記筆記的人,幾乎可以稱為抄筆記,完全不是整理,純粹是憑借自己的理解幫所有章節都抄下來了(不提倡沒有筆記習慣的人使用)。
大概10月份,西經書看了3、4遍的樣子,那時對教材已經有些熟悉,又回到真題,發現我的水平答題30分鐘肚子就沒有墨水了,有些慌,問了本校的研一學長,他說整本書默寫出來,感覺不可思議,而且他考的是本校,所以越發慌亂,把時間又多花了點,感覺在趕,又看了幾遍,真的能閉著眼睛想很長時間。新問題又出現,不會答題,不知從何寫,不知怎么寫滿3小時,所以參考了考研知識常考點,結合一些答題方法,技巧什么的,把答題套路摸索出來,然后又回歸真題,對照著把答題用套路,什么問題,應該談哪幾個方面,涉及那幾方面內容,談哪幾個問題,大概多少字,但關鍵是歸納出適合自己的思路。
至于政治經濟學,我看得很少,學長他們說過可以不要看,個人也覺得,除非時間充裕,又有興趣,不然準備公共課的政經,結合下熱點,就可以應付了,出題規律資料也有提。
數學的失誤在于態度和心理,平時復習有些懶,感覺熟悉的很會略過不做,其實這是不行的,做數學有個時間的問題,內容覆蓋也廣,用個不恰當的類比,和背政治一樣,也容易忘,邊做邊忘,所以數學復習一定要勤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