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是整個考研政治各學科中理論性最強的一個學科。這部分內容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個是它的理論性,在考研政治試卷涉及的各個學科中,它是理論性最強的一個學科。它所闡述的是馬克思、恩格斯包括列寧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基本理論分析,它的各個章節、各個知識點之間存在著比較嚴密的邏輯關系,構成了一個比較完備的理論體系。另一個是它的一般性,它雖然是在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但其中的許多內容都具有一般性,即對于社會化大生產、對市場經濟是完全適用的,可以用來分析說明我國市場經濟運行中的某些問題和現象。
考慮到上述兩個特點,尤其是考慮到近年來考綱中《政治經濟學》部分內容變動較大,增加了許多知識點,本學科在試卷中的分值也有所提高,同學們在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這一學科的內容時,應特別注意把握以下幾個環節:
一、注意各章節中基本知識系統把握
由于本學科自身的理論性比較強,概念、觀點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比較緊密,考生在學習中一定要注意全面系統準確地理解有關的知識點。事實上,在每年政治試卷“政治經濟學”這一學科的試題中,有相當一部分(約25%)屬于直接考查基本概念、范疇和規律;甚至某些主觀性試題的回答,也要求以基本概念、基本知識的熟練掌握為基礎,要求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中的有關理論和知識,去分析說明現實經濟運行中的現象和問題。
二、重點知識重點掌握
對某些重要的概念、范疇和規律,要力求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即不僅要知道概念、規律本身的含義,還要進一步把握這些概念、規律本身的來龍去脈,了解這些概念、范疇、規律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這是因為,在歷年政治考研試卷中,政治經濟學部分的試題,往往并不是簡單地考查某個概念、范疇和規律,而是把幾個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概念、范疇放在一起,要求考生分析說明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這一點在多項選擇題中表現得最為明顯,而多項選擇題往往又是難度最大、最容易失分的一個題型。
三、理論聯系實際
要在平時學習中就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即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現實經濟生活中的現象、問題以至黨的有關方針政策。由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這部分內容本身就具有一般性,可以用它來分析、說明和指導我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并且近年來考綱中還增加了關于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分析,因此,在試卷出題時,往往要求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現實經濟現象和問題。例如,在2001年試卷中有一道材料題,要求運用價值規律的有關原理,分析說明邯鋼成功的經驗及其原因。又例如,在2002年理科試卷中有一道材料題,要求考生運用經濟全球化的有關原理,分析、說明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及我國應有的基本對策。
四、注意學科之間的聯系和融會貫通
近年來考研政治試卷命題的一個明顯趨勢,是往往給出一個或幾個材料或觀點,要求用不同學科的知識分別加以分析和說明,考生要重視這一命題趨勢。對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來說,要特別注意它與《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中有關經濟建設、經濟體制改革部分的聯系。預計今后試卷中有相當一部分試題,會要求考生綜合運用這兩個學科中的有關知識、原理去加以分析說明。這是因為,我們現在從事的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建設,是以發展市場經濟為導向的,它必然要求按照市場經濟運行自身的規律辦事,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中相當一部分內容,就是在分析和闡述市場經濟運行一般規律和相應的概念、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