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2007年中國古代史考試大綱及考題的分析
今年是歷史學實行專業綜合考試的第二年,從去年的考題來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從去年大綱規定的考試范圍來看,考查的都是一些重大、重要,有著深遠影響的歷史事件,就中國古代史來說,大綱里總結出了八個點:分別為,一,中國歷史的開端;二,夏商西周;三,春秋戰國;四、秦漢、魏晉南北朝;六,隋唐五代;七,宋、遼、西夏、金、元;八,明清(前期)。在春秋戰國這一點里,只有春秋戰國的改革與變化,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等級關系的變化,從諸國格局到秦統一,春秋戰國的思想、文化、科技這些大的方面,別的一律都沒有,這要比任何一本中國古代史的教材指示點都簡略。 而從2007年的考試真題來看,考試題和大綱的聯系比較緊密,出現的考題一般都在大綱的范圍內,沒有很難很偏的題出現。考的內容也都是大面上的,不會像統考之前各個學校自主命題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很細節的題,讓人無法把握。
從出題來看,2007年選擇題方面,選擇題一共是20個,而中國古代史占了5個,占了總選擇題的四分之一,包括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唐朝時期的一個,宋朝時期的一個,明清時期的一個,還有一個是和現代考古緊密聯系的關于秦漢時期的內容,魏晉南北朝時期沒有出現選擇題的內容。
名詞解釋出現三個,第一個是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第二個是唐末五代時的圩田,第三個是清政府時期的金瓶擘簽。可見先秦時期的內容在名詞解釋方面沒有出現。而幾個重要朝代的重要歷史事件或者制度往往會被考察。
史料分析題一個,史料分析題的綜合性比較強。
簡答題一個,是隋朝時期加強中央集權和鞏固統一的措施及其意義。這是大綱上的要求。所以比較簡單,很好把握。不會出現一點內容都答不上的問題,只是在答題的時候在全面方面可能考生的成績會出現差距,拉開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