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為期兩天的“2007年大學生赴基層從醫從教助學金申報供需見面會”在陜西省人才交流中心拉開帷幕,到昨日下午5時,約有3000多名大學生進場面試。
按照相關規定,在基層服務期間經用人單位同意,考上研究生的畢業生,允許其脫產深造,但到基層簽訂的服務年限不變。這也成了很多大學生選擇回鄉的最大動力。
能照顧家人是報考原因之一
“哥哥在外地工作,父母年齡都大了需要照顧,所以我還是選擇回到家鄉工作。”咸陽師范學院美術學專業郭同學如是說:“工資多少不是很重要的問題,重要的是能盡到做兒女的孝道。”
昨日見面會現場,不時有穿著時髦的女生在人群中穿梭。一位穿長靴、打扮時尚的女生,站在榆林市區的面試隊伍里很是引人注目。見記者詢問,該女生說:“回家工作很正常。”在問起其一個月的生活費時,她沒有回答確切的數字,只是說比其他的同學好一些。
當記者提出,基層的工資可能沒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好時,她笑著說:“我是從農村出來的,農村什么情況我也了解,回去后肯定會適應的,畢竟我還是農村人。”
大多學生考慮先就業再考研
安康職業學院的曹同學是安康人,但排在了咸陽市彬縣人事局的面試隊伍里。這位男生說:“報考時就聽說彬縣的發展狀況不是很好,我就是想利用這5年時間考上研究生,到時候既有工作經驗又有文憑,不愁找不到好工作!誰知道今天一看,報考彬縣教師的人竟然有這么多,看來和我想法一樣的人不少。”
在西安藍田、周至的面試隊伍里,很多應屆畢業生都抱有和曹同學一樣的想法。榆林學院的晉同學很直接地表示,以她所在學校的知名度,留在西安、榆林等城市的可能性比較小,還不如利用這個機會先回家搶個位置。
一本師范生大多不愿回鄉工作
“兩個小時,收到學生簡歷200多份。”周至縣人事局工作人員說:“從學生的簡歷來看,大多數是咸陽、榆林、安康、渭南等地的師范生,只有很少一部分西安的畢業生,目前還沒有收到陜西師范大學等學校學生的簡歷。”
該工作人員表示,報名的一本院校畢業生比較少,一是因為這些學校學生的擇業標準高于其他師范類院校,二是有人還有“寧要城市一張床,不要農村一間房”的思想。在其他的很多區縣人事局,記者也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陜西師范大學的張同學在現場轉了一圈又一圈,某縣人事局負責人表示,如果他報名,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他,但是他還是沒有下定決心報名。“看到以前的同學每個月不到千元的工資,真不知道他們怎么生活!”張同學一邊搖著頭,一邊很傷心地說:“我上學的錢全是家人借來的,按照目前的薪金標準,何時才能還清呢?”談到能否在西安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問題時,他坦言“有點害怕”,“城市生活對我來說,就像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