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j-亚洲一区二区免费-乱老女人一二区视频-中国一级特黄剌激爽大片l|www.yueqi0917.com

站內搜索:
  首頁  考研動態  招生簡章
調劑  考研指導  專業目錄
招生  報考攻略  網上報名
  政治  專業復習  考研大綱
英語  歷年試題  模擬試題
數學  復習方法  考研圖書
  工程   E(MBA)   法律碩士
會計  教育碩士  衛生碩士
管理  在職碩士  同等學歷
  經驗  心理調節  考研愛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師  考研常識  教師招聘
你的位置:  中國研究生信息網-復習指導_政治
鄧論與三個代表變化知識點及對策

減小字體增大字體



 

  教育部制訂的《政治理論考試大綱》中規定,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約占20分,可是在實際考查中,這一部分往往會超出20分的范圍。2003年計23分,2004年計26分,2005年計26分,2006年計21分。由此可見,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的所占分值較高,是整個政治試題的“重頭戲”。 與07年相比,08年政治大綱有了許多變化,其中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的變化最大,共有15處,這就給廣大考研學子的政治復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為解決考研學子之憂,海文對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知識點的15處變化做深度分析,并給予考生相應的復習對策。

  一、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變化知識點的分析

  1.第二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中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部分增加了“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的內容。

  2008年大綱要求掌握理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的基礎上增加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的考查。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尤其要體現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通過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體現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

  可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學習的重點內容,考查方式可能向分析題目轉移,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結合,與辯證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相關題目結合。

  2. 第三章《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中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思想路線的基本要求”標題被改為“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2008年大綱對標題的改動使得文字表達更加精確規范。《中國共產黨章程》把黨的思想路線表述為:“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其基本內容是:

  (1)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從實際出發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前提和基礎。

  (2)理論聯系實際。理論聯系實際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根本途徑和方法。

  (3)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和實質。

  (4)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檢驗條件和目的。

  這四個方面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整體。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內在要求和前提。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歸宿。尊重實踐、尊重群眾,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根本體現。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鄧小平提出的“三個有利于”是判斷我們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

  變化要求考生對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要充分重視,它們容易成為出題的切入點。

  3. 第四章《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中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中的“搞清楚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要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認清社會主義的本質。鄧小平對社會主義各方面的本質要求進行了闡述,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了新的科學”被改為“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概括及其意義。” 文字更加精煉和規范。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一科學的論斷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大發展,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科學水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突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突出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性質;突出了社會主義最終要達到的目標。

  本章要注意出現“與科學發展觀”相結合的分析題目以及把握如何正確理解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4. 第五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部分增加了“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的內容。

  2008年大綱在07年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這一內容包括:把對外開放確立為基本國策的依據;堅持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的統一;對外開放是全方位,對層次,寬領域的開放;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今年把“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提出來,可見它的重要性,考生要引起重視,可能會把它與世經的內容結合起來考察。

  5. 第五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中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標題下的內容被精簡為一句話“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條經驗”。

  與2007年大綱不同的是,2008年大綱沒有對十條經驗逐條進行簡述,而是對其文字表述精簡為一句話,抓重點抓要點。這十條經驗,覆蓋了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是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

  6. 第六章《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戰略》中“全面理解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中的“科學發展觀的內涵”被改為“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實踐要求”。

  2008年大綱在2007年的基礎上把“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改為““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實踐要求”。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科學發展觀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根本方針。必須全面理解把握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涵和基本要求,認真加以落實和貫徹。

  7. 今年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獨立成一標題。雖然不完全屬于新增加的內容,但是獨立成一節,應當重點重視。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

  8. 第六章《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戰略》中“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目標和步驟”標題下的內容有所改動。考生對本節有所改動的內容應進行整體上的比較,應掌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三步走”的戰略步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我國發展戰略的特點。

  9. 把第七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的“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簡化為“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內容沒有實質性變化。

  10. 第八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部分增加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基層民主是我國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階層人士,在城鄉基層政權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基層自治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權利,包括政治民主、經濟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等內容,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具有全體公民廣泛和直接參與的特點。它不僅是一種基層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為國家制度民主的具體化,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

  擴大基層民主的重點,是健全基層自治組織和民主管理制度。具體包括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城市社區民主政治建設,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建設。這個新的知識點與時政的聯系很密切,胡錦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擴大基層民主,考生要聯系其他部分的內容綜合理解。

  11.第八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中“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部分增加了“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容。

  政治體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體表現和實現形式,主要是指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工作制度等具體制度。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原因:1.我國的政治體制本身還不完善,黨和國家現在的具體領導制度、組織形式和工作方式還存在一些缺陷;2.政治體制改革是適應經濟體制改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3.政治體制改革,也是保障國家長治久安和穩定發展的需要;4.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必然要求。

  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繼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發展道路,絕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政治體制改革,必須既要積極,又要穩妥,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

  2007年2月26日電,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任務和我國對外政策的幾個問題》文章中指出繼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此知識點與時政聯系很密切,可見它的重要性,要求考生對它們認真理解和識記。
 12.2008年大綱把第九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中的“社會主義文化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表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戰略地位。正確認識和處理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相互關系。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輔相成。社會主義榮辱觀。”改為“社會主義文化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表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戰略地位。正確認識和處理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相互關系。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輔相成。”

  13.第九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和基本內容”增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要把這一體系的要求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和全過程,貫穿現代化建設方面,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領域,使之成為全民奮發向上,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這個新增知識點內容豐富,會成為今年出題的考點,要求考生掌握,從整體上全面理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14.2008年大綱把第九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人的全面發展是與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提高相伴隨的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改為“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發展的關系”。馬克思認為,社會發展的本質在于人的全面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就是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質。人的全面發展又是與社會物質和文化財富的創造密不可分的。

  15.2008年大綱把十一章《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中“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中“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改為“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動的時期,各種力量不斷分化組合,多極化趨勢正在加快發展,經濟因素在國際關系中起著越來越突出的作用。

  二、復習對策

  針對08年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知識點的變化,我們提出了如下復習對策。

  1.重視新增和調整的考點

  根據慣例,考綱中新增和調整的考點往往是考試命題的重點。因此考好政治理論課的關鍵在于吃透大綱。鄧三部分的內容作為近幾年考綱中修訂較多的部分,考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特別要注意新增和調整的知識點。

  2.注意把握鄧小平理論的特點

  鄧小平理論的政策性比較強,概論涉及到的要點是圍繞現實生活中的重點、熱點問題來的。因此,考生要能運用鄧小平理論的思路、觀點來認識、分析和說明現實生活中的方針政策。

  3.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熟讀教材,基礎知識扎實牢固;主次有所區分,重點分明;屢清思路,掌握教材脈絡構架;利用基礎知識,學會思維,理論聯系實際;做題,在做題中體會所學知識要點。

發表評論】【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歷年試題
  考研故事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付款方式 - 網站聲明 - 聯系方式 -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號:京ICP備11004691號
 
服務熱線電話: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網絡實名:中國研究生信息網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網址:中國研究生信息網

中國研究生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本站信息未經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本站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