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法學院研究生李偉華覺得自考生考研跟在校生考研或者本科生考研有兩個方面要特別注意,第一個方面,還是想說是一個心態問題,因為有很多人會覺得我是自考生,或者說我就覺得人家是老師教的,我是自己學的,別人老師教的那些我可能自己沒有學到,可能會有這樣一種心態的問題,這種心態可能就會影響到你的信心,影響到你能不能堅持你自己的計劃,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第二個問題,可能是一個資料與信息方面的原因,你應當承認,考研你首先必須了解你要考的學校一些信息,考研一些信息,比如他考試范圍是什么,他考試重點是什么,他可能有些老師,一些傾向性意見是什么,這一點我覺得也是非常重要的,你自考生相對于在校生來講,你在這一方面,可能不具有優勢,至少可以這樣說。就這兩個方面問題,我覺得,就第一點來講,心態的問題,沒有必要把自己一定限制在我就一定比別人差。如果自己做這么一個限制,我比別人差,這樣對自己心理上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因為比不比別人差,能不能考上,關鍵的問題,或者說最具有決定性的問題,就是你能不能夠掌握一些本科階段需要掌握的一些東西,如果說你掌握了,那么別人沒掌握,你就比別人厲害,如果說別人掌握了你沒有掌握,你比別人差,有這樣的區別。如果這一點擺正心態就是一個好的基礎,能夠為自己以后學習奠定一個基礎,這一點是非常重要。
就信息與資料而言,我覺得可能這也是自考生有時候碰到很多的問題,信息掌握不明確,我自身例子來講,我考北大考了兩年,第一年當然英語我感覺不知怎么的沒有像自己想的那樣考的好,還有一個非常重要方面原因,我那時候搞不懂北大考試范圍,有兩門課程我自己都沒有看,所以考的不怎么樣。
第二年在這一方面,了解一下這方面的信息,考試包括哪些范圍,一些出題的風格,考的范圍比現在考的范圍比較寬,但是一些考試內容都是一些基礎性的東西,作為一個法學本科的人應該掌握的東西,如果我把這些東西掌握好了,至少具備與另外一些人,與外校生,與其他學校學生相競爭的實力。
第三個方面,我們可以發揮我們勤奮或者堅韌的意志,意志方面,自制力方面是自考生很大的優點。他說學習沒有人監督你,沒有人讓你怎么樣,自己能夠堅持下來,這是很了不起的。雖然我也是自考生,但是我的自考時間大部分是在學校渡過的,學習好一點,如果邊工作,邊自考,你有很多其它事情要處理,有很多其它問題,你一天工作下來會很累我不想學習,不想看書了,有很多人會這樣,能夠堅持下來,我就覺得自制力,意志、品質方面是一個很大鍛煉。如果能夠在考研過程當中,能夠堅持把我們優勢發揮出來,能夠堅持遇到困難不退縮,能夠堅持下來,這很可能取得勝利。
據我了解,我有很多同學他們考研,感覺堅持就差一個月了,差半個月了,實在心理壓力比較大,然后覺得自己可能沒有什么信心,沒有什么把握就放棄了,但是如果說他們想到如果自己能夠堅持,堅持下來,把這半個月,把這一個月堅持下來,或許他們就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所以我就覺得在這一方面我們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
關于第二個問題,說死記硬背不太恰當,我僅就文科角度來講,就我自己學的法律來講,對一些法律知識,如果說自己不去記,不去背,那肯定是不行的,我想這一點大概沒有人否定。如果說這就是死記硬背,我想可能很少有人不了解,不理解能夠把很多法律真正我不了解它的內容,我不了解它的意義,我僅僅把它的字記下來,這是很難做到的。我覺得當然自考生他們沒有老師指點,他們僅僅靠自己看一些教材,看一些資料來做理解。但是我們覺得我們有一個經驗的基礎之上,再有對時間問題有所了解基礎之上,其實更容易了解基本的理論問題,他不會很虛幻對有些理論,他會覺得有些理論會符合自己實際經驗,會根據自己實際經驗了解書上面一些內容,了解一些基本理論,因為我覺得雖然有些理論可能來講比較難以理解,但是大部分如果說你認真的去學還是能夠理解的,即使有些相對來講難一點問題,我們能夠多找一點資料,或自己同學、朋友交流一下,或者恩向掌握這方面知識的人請教,我們也是能夠理解這方面的問題。
只有理解了,在理解基礎之上加以記憶,這樣才能夠記得住,也才是我們參加自考或者說取得文憑之外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獲得一些知識,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為你不理解,你那些背的東西,你說也很難逃過。我說整體框架性理解,整體框架性把握,最關鍵的是把握整體,因為好像如果說你不把整體把握,你會感覺身陷瑣碎東西當中,會感覺自己很迷茫。如果你整體框架,體現這個原則制度放在一起,你會覺得這些相對來講都理解了,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去學到一些東西。
就考試來講,就考研來講,我覺得按也只有理解,你很多時候真正了解它的意義,在了解意義上面做一些記憶,才能通過研究生考試,我是這樣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