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單位學術傳統要分析
在研究生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方面,教育部明文規定,要在改革初試的同時,進一步擴大高等學校招生自主權,繼續強化復試對專業素質和專業實踐能力的考查。這種初試由國家進行基礎課統考,復試由研招單位自主組織的招生考試制度改革,使得復試的權重加大,考查的內容與范圍與研招單位的學術傳統將會密切相關。
考生在準備復試時可以從下面幾種途徑有針對性地分析。
研招單位的發展歷史與學科架構
學術傳統是在學術組織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如今網絡發達,研招單位一般都會在其主頁上設有概況、簡介等說明性的文字,明確說明該校、該院系以及該專業的發展歷史、組織架構、學科設置和研究方向。發展歷史顯示了該學科的底蘊與厚度,組織架構和學科設置顯示該院系的發展方向。這些文字,不僅僅為我們了解院系專業的情況提供幫助,更重要的是為我們提供了聚焦專業課復習的方向。
目標專業的培養方案
目標專業的培養方案會詳細說明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學習年限、研究方向、讀研期間的課程設置。尤其在培養目標和研究方向上,考生要仔細的研讀。培養目標有務虛和務實兩部分表述。務實部分是考生讀研后出口時所具有的能力,而研究方向是讀研期間要受到的學科訓練。通過對該專業本科、碩士、博士培養方案的比較,考生會更加清楚該專業不同階段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可以為專業課的復習提供框架性指導。
研招單位導師群的研究方向
高校院系的學術特點總是和進行該學科方向研究的科研人員分不開的。不同科研人員的構成,會形成不同的學術科研和教學風格。在科研人員的構成中,具有碩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的導師群具有非常重要的考查價值。這里,導師群指的是該專業所有研究方向的導師,而不僅僅是考生將要報考的個別導師。一般導師的研究方向會在網頁上有公開的信息。熟悉導師群的研究方向,對目標專業所在院系的特點和復試的風格會有整體上的把握。導師群的信息,一般包括以下七種:導師的研究方向、學術專著、發表的論文、參與的科研課題、教授課程、導師學術發展脈絡以及個人信息。
歷年專業課真題
專業課的歷年真題是直接體現目標專業的學術傳統與考試風格的惟一文本材料。歷年真題中集中體現了該專業學科的專業基礎知識、該專業導師群關注的研究方向。通過縱向比較本專業歷年的專業課試題,橫向比較不同院系相同專業的歷年專業課試題,考生對專業課考試的試卷題型結構、分值分布、考查范圍和重點內容的復現率將會有詳細了解。這樣,能對專業課的復習提供更準確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