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是我國根據新形勢下社會公共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專業化的要求,為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公共管理體系,完善國家公共事務和行政管理干部培訓制度,建設高素質的專業化國家公共事務和行政管理干部隊伍,在一些重點院校新開設的專業學科。它以招收獲得學士學位后、有四年以上實際工作經歷的政府部門及非政府公共機構的工作人員為主,通過采用課堂講授、研討、模擬訓練、案例分析及社會調查等多種教學方式,主要為政府部門和非政府公共機構培養寬口徑、復合型、應用型的公共管理中高層次人才。
一、培養目標
本學科授予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培養具有現代公共管理理論和公共政策素養,掌握先進分析方法及技術,熟悉某一具體公共管理或政策領域的領導者、管理者和政策分析者以及其他公共服務人才。學位獲得者應該是專家型通才,應符號下列基本要求:
1 、必須較好地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能夠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善于和勇于創新,德智體全面發展。
2 、熟練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礎理論和特定公共部門管理的專門知識。
3 、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能掌握和運用政治、經濟、法律、現代科技等方面的知識以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計算機技術。
4 、具有較高分析和解決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問題的實際技能,適應市場經濟和依法治國新形勢下的公共管理需要。
5 、比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能順利地閱讀本專業文物資料,并具有一般對外交往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一)公共資源管理研究
主要研究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公共信息資源管理、公共知識資源管理。
(二)社區建設與管理研究
主要研究社區建設與社區服務、社區經濟發展、社區建設與城區政府的關系、社區建設與街道體制改革、居民委員會改革、社區建設經費來源與分配、人口老年化與社區服務、老年人的社區照顧、社區就業服務、外來勞動力流動與城鄉就業沖突、社區管理(社區設計、社區治安、社區環境、社區醫療衛生、社區文化、社區參與等)。
(三)公共政策研究
本方向重點研究公共政策的基本范疇及其連帶的若干主要的實踐問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過程、公共政策的主要分析方法以及作為學科的公共政策所面臨的宏觀理論與實踐問題。使得學生在掌握一定的數量化的分析方法的同時,形成關于公共政策及其分析方法的完整的概念, 并進而實現公共政策的基本使命,通過正確地制定和 有效地執行公共政策提高我國各級政府的公共政策的質量。
(四)科技政策與科技管理研究
本方向重點研究科技政策與管理的基礎知識,包括科技政策、科技戰略、科技體制、宏觀科技管理、微觀科技管理等內容。
(五)非政府公共組織管理研究
本方向重點研究中國政府與公共管理、政府改革與公共管理社會化、非政府公共組織的基本理論、中國社會中介組織發展對公共管理社會化的影響、政治類非政府公共組織管理、準行政組織管理、事業組織管理、社會中介組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