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輪復習中,對于框架的掌握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是體現成效的主要方面。復習的時候,一定要抓住考試大綱鎖定的章節。需知章是最重要的東西,實際上就是碩士研究生政治理論考試命題的單位,把理解建構在章上,實際上就為后期的習題練習,背誦原理打下了必不可少的堅實基礎。怎樣掌握章呢?首先我們要理解章在整個理論結構中的地位,舉例來說,哲學的第二章看上去非常抽象,實際上我們定睛一看,它就是講的物質是什么?為什么要弄清楚物質是什么呢?因為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唯物主義,開宗明義,先要把“物”界定清楚。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掌握章里面的節,節就是支撐章的幾根柱子。第二章里的節實際上回答了三個問題。第一回答了“物質”究竟是怎么存在的?第二回答了“實踐”為什么具有物質性?第三回答了意識和物質到底是什么關系。
第一輪復習一定要高屋建瓴,從上而下,這是一個竅門。為考試而復習哲學一定要從大到小,從宏觀到微觀,從章到節,再到原理,向下落實,這樣的效果既快又好,既能夠在頭腦中獲得很清晰的理解方式,又可以在后期復習的時候便于歸納背誦。
每學習一個問題或原理,要注意處理兩個關系。既要注意透過原理的表述領會原理的含義,又要注意體會每一原理與其他原理之間的相互關系。其實,這正是復習哲學大有文章的地方。不問巨細地全盤背誦,費力甚多,考試中不但不能得心應手,反而必定捉襟見肘。而復習中注意消化,注意建立聯系,形成網絡狀理解記憶,在考場上卻必能臨機應變,左右逢源。對此,雖則上過考場后人人心中有數,但真正有意義的卻是未雨籌繆。對于章、節、原理,一定要層層系統化。只要我們做到將考試體系框架化、原理化、答案化,便定能從容不迫地摘取桂冠。
解題練習是為考試增添勝算的重要砝碼。要分兩步進行,是性質不同的兩步。
第一階段的解題練習。在經過一段復習,對于理論內容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礎上,為了達到驗證學習效果,發現漏洞,暴露理解誤區的目的,需要進行解題練習。這一階段,可以利用的練習題較多,但一定要使用少量真題加以校正。只有真題才切近地反映了考點信息。第二階段的解題練習應在復習的后期進行。次數不必多,題量不求大,就是以激活知識為目的的實戰練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