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j-亚洲一区二区免费-乱老女人一二区视频-中国一级特黄剌激爽大片l|www.yueqi0917.com

站內搜索:
  首頁  考研動態  招生簡章
調劑  考研指導  專業目錄
招生  報考攻略  網上報名
  政治  專業復習  考研大綱
英語  歷年試題  模擬試題
數學  復習方法  考研圖書
  工程   E(MBA)   法律碩士
會計  教育碩士  衛生碩士
管理  在職碩士  同等學歷
  經驗  心理調節  考研愛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師  考研常識  教師招聘
你的位置:  中國研究生信息網-首頁_考研專題
跨校跨區跨專業的北京大學考研經歷

減小字體增大字體



首先我得申明,我其實并不是一個善于和喜歡表達自己情感的人,寫這部分,是因為這一年來的考研生活是那樣的波瀾壯闊,那樣的跌宕起伏,那些成功的愉悅與失敗的痛苦,磨礪了自己的意志。無數次孤身一人在圖書館熬夜苦讀,無數次深夜疲憊不堪地騎車幾里地回宿舍睡覺,現在想來,涌上心頭的,苦固然有之,然而更多的是一種莫名的興奮,那是一種奮斗的豪情,激揚的青春。那些日子,我找回了失去已久的童年時的夢想與激情,并為了這些夢想而奮斗,這一切,與我而言,是一筆財富,促我成長。

1)突圍

2005年,我23歲,工作三年。

我上學早,從小到大,我一直和比自己大兩三歲的人在一起,大概是因為這樣,十幾年來,我似乎習慣了身邊的人比我大的感覺。然而有一天,我突然發現,身邊的大學生們,居然都是87年出生的小孩子,填履歷表的時候,發現自己居然已經是工作三年的老同志了。同學們或娶妻,或買房,一個個都成家立業了,我突然無限的惶恐,我意識到,我已經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我該怎么辦?娶妻生子么?似乎時間還早,等到二十七、八,應該也不晚吧?嗯,離青春的結束還有幾年時間,我該好好考慮下該做點什么了。回首我生命的前23年,是那樣的平淡,那樣的按部就班,那樣的乏善可陳,甚至不用等到老的時候,我現在就已經不能回憶起我究竟怎么就已經吃過了幾萬頓飯,度過了幾千個日日夜夜。成家后,我的人生會更加平淡,更加按部就班,更加乏善可陳。我不甘心,在這青春的盡頭,我總要為自己做些什么,才對得起童年時的那些夢想,才對得起望子成龍的父母。——考研吧,2004年年末的某天,我對自己說。

2)揚帆

決定考研后,我很是為自己激動了一番,這大概是人之常情,那時的自己,只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提前預支了一下破繭的激情,卻沒看到腳下的路其實是那樣的曲折而崎嶇。無論如何,我總是定下了考研的決心,雖然本人生平其實下過無數不了了之的決心,但是這一次,我相信自己不會動搖,因為青春不等人,我實在已沒有多少重來的機會了。

在決定報考什么學校的時候,我也沒有費什么周章,因為我考研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突破自我。我在一所高校工作,收入雖然不高,倒也尚算優厚,而且說句討扁的話,本人對錢也不是很在意,考研主要還是想換一個環境,多學點東西。況且,在研究生如過江之鯽的今天,一般學校畢業的研究生大概找到的工作和我現在的工作區別不大。既云“突圍”,再選一所和我本科學校差不多的學校就實在有些名不符實鳥~所以我選擇了一所名校,我童年時的夢想——北京大學。徹徹底底的“三跨”——跨校、跨地區、跨專業。

其實考過后想想,報考名校“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都是考研,都要花幾個月時間,考一般學校無非是心理壓力小一點,書少看一點,苦少吃一點,但我輩既然考研,本就已經很苦,既然如此,再苦一點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一同學,原本打算報考南大,結果最后報名的時候因為求穩,改成一所普通學校。結果考到他們專業的第一名,比第二名總分高出30分,郁悶之情可想而知——付出那么多,卻因為自己不敢“冒險”,得到的完全不成正比。

3)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在最初的激動之后,我才開始慢慢意識到自己選擇的這條考研之路的艱辛:我是跨專業,所以專業課完全白手起家;英語大二的時候稀里糊涂過的四級,基本上接下來的6年就沒再碰過;所幸不用考數學,但是專業課的10本書也夠我喝一壺的了。再加上我是在職考研,困難不言而喻。

我唯一的“優勢”大概就在于我著手準備考研的時間比較早——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來考研,這大概是很多學生朋友做不到的。但這同樣意味著漫長的煎熬,整整一年,我晚上推掉了所有應酬,心里時刻繃緊弦,只要有時間就得看書。這種神經質的心理狀態維持了一年,甚至已經成了一種功利的思維習慣,我每做一件事,就在想這件事跟我考研有沒有什么關系,若是沒有,就想怎么能用最短的時間把它應付過去。

比拼命學習更要命的是那種時時襲來的恐懼感和彷徨感:如果今年考不上怎么辦?我報了這么一所名校,別人會不會笑我自不量力?如果當初我選擇一所差一點的學校,現在也許就不會有這么大壓力了,那么我要不要換一所學校呢?種種彷徨一直伴隨了我考研的12個月,我就一直在和自己心里的這些念頭斗爭,我不停的告訴自己:選擇了北京大學有我自己的理由,既然當初做了這個決定,現在就不能半途而廢,不要理會別人的冷眼,若想避免考不上的噩運,唯一的辦法就是多看書,其實即便考不上,這一年來自己的收獲其實也挺大的,至少基礎打下了,明年再卷土重來的難度小了很多。

說實話,相比學習本身,這種內心孤獨的掙扎才是最痛苦的,這也是讓無數考研人放棄最初的夢想的最大的原因。我很高興,我堅持了一年,從未輕言放棄。不管最后的結果如何,我總是戰勝了自己,這是另一種收獲,它對我成長的意義其實要大于被錄取本身。

二 各科經驗
1)英語

我的英語基礎并不好,除了第一次就僥幸過了四級外,我大學四年在外語上的記憶除了慘痛還是慘痛。我考過無數次六級(從大二開始六級考試一次不落),得分從未超過50,有一次還創造了28分的“奇跡”。

但是我去年六月份,在闊別學校三年以后,又參加了一次六級考試,卻考出了487分,閱讀理解錯了3個。這次考研,我給自己估了70分,完型6+閱讀理解32+新題型8+翻譯5+小作文6+大作文15。最后出來的成績有些令人失望,只有67——大概北京地區改卷的確比較嚴一些。

總結我學英語的經驗,其實都是老調長談,但是只有經過自己的切身體會后才能真正明白這些經驗的重要性。可能看我嘮叨的都是即將開始考研的學弟學妹們,所以請你們一定不要把我下面的話又當作廢話,如果你能夠按照這些去做的話,你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獲的:

(1)背單詞

但凡提及英語,必先提到單詞問題,作為一個過來人,我要說的是,單詞真的是學英語的核心,單詞背不好,閱讀理解、翻譯、完型、寫作都無從談起。語言其實就是語法+詞匯,而大家經過中學大學的學習,語法基礎都不會太差,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考研英語就等于背單詞!所以一開始,如果你單詞基礎不好的話(我指的是像我這種四級單詞都沒背全,六級單詞從沒背過C的筒子),上半年什么都不要干,就老老實實找本單詞書背單詞吧!

首先,我想說一下我總結的背單詞的幾個誤區:

A 不要迷信什么“通過閱讀背單詞”之類的鬼話,在你單詞基礎不好的時候去閱讀,只會讓你的挫折感倍增,而且把時間全部浪費在不停的翻字典上,效率極低。所謂“通過閱讀背單詞”是指在單詞基本背熟的情況下,通過精讀提升掌握單詞的深度,同時通過在不同語境中記憶單詞,加深對單詞的記憶。等到了5、6月份,單詞基本記住的時候,你再開始精讀不遲,這部分后面還有闡述,在此不再贅述。

B 不要用那些像磚頭一樣的單詞“寶典”,在我認識的朋友中,除了極少數意志堅強的外,沒有幾個能堅持看完那枯燥無聊至極的幾百頁的寶典的,更別提反復幾遍把它背熟了——即便看完了背熟了,那至少也是10月份的事了,到時人家都開始沖刺了,你再開始準備閱讀和寫作么? 再說記住那么多生僻的義項有什么用,至多能在完型上討1-2分的便宜。

C 背單詞時候不要指望能夠通過“地毯式”的記憶一遍記住,大家都不是天才。很多同學背單詞的時候喜歡一個單詞重復幾十遍,以為這樣記得比較踏實,但是這樣子往往很“踏實”的一遍看下來,還是記不住多少單詞,于是以為自己記憶力有問題。其實人的記憶力都差不多,大家第一遍看單詞都記不住多少,只是重復的多了,大腦里這個單詞的記憶痕跡才會深,所以背單詞其實就是重復。但是重復是有技巧的,在同一時間重復很多遍,絕對不如在不同的時間重復同樣的遍數的效果好。

D 不要不重視單詞的讀音。單詞的讀音是單詞的基礎,這句話不是沒有根據亂說的,現在不考聽力了,所以很多同學可能會以為單詞的讀音不要緊了,只要考試的時候認識就行了。且不論復試的時候要考聽力,即便沒有聽力,根據單詞的讀音默寫單詞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同學閱讀時單詞都認識,但是一寫就錯,就是由于背單詞的時候沒有注意弄清楚單詞的讀音造成的。

下面說一下我總結的背單詞的方法,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首先,找本單詞表,越薄越好,只要有注釋、音標、常見詞組就可以,一般市面上的10塊錢以內的單詞表都可以滿足這個要求,只要價格便宜,自己看著舒服就好。

第一階段:1-2個月時間,找份有讀中文注釋的錄音,邊聽邊翻單詞表,一般全程錄音有8-12個小時左右,每天看1/4,大概1500個單詞,之所以要聽錄音,一方面是為了保證自己有正確的發音,另一方面,我認為同時通過耳朵和眼睛兩方面會使大腦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增強。總之,經過這樣的反復十幾遍,一般至少可以做到對每個單詞有印象。我自己經過這樣一個階段后,可以做到大部分的單詞能認識。這一階段是最艱難的階段,但只要能堅持過這1-2個月,大家的背單詞之路都會平坦的多。

第二階段:還是要快速瀏覽,速度可以慢一點,把不會的單詞抄到一個小本子上,這樣你會發現自己不會的單詞其實已經不多了。然后把這個小本子隨身攜帶,有空的時候就拿出來翻翻,同時繼續一遍一遍理單詞表。這一階段比起第一階段要輕松的多。

第三階段,可以不用看單詞表了,再把現在不會的單詞抄到一個小本子上,每天看看這些不會的單詞。同時開始做閱讀,通過閱讀加深對單詞的記憶。我建議大家開始做閱讀的時候以精讀為主,把從96年以來的五十幾篇閱讀真題仔細研讀幾遍。務求把每個單詞每個句型的意思搞熟。

等這一階段過去后,大家的單詞應該就沒有問題了,以后只要抽空把單詞表拿出來隨便翻翻就可以了。我從6月份開始就不再背單詞了。

(2)閱讀

閱讀是英語的重中之重,而同學做閱讀理解的兩大難點就是單詞和長難句。在這里我首先談談長難句如何突破的問題。網上關于閱讀長難句技巧的文章很多,這些技巧都是很好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多練,不然光談技巧,不會應用還是沒有用,我推薦考試蟲的那本長難句的書,我只做了2/3就感覺獲益匪淺,大家看的時候不要一看完句子就看中文解釋,一定要動筆,把每個句子先自己翻譯一遍,寫在本子上,然后再對照書上的解釋,這樣做是很痛苦的,因為你要承受無盡的打擊——我經常一晚上連一個句子都翻譯不對:)但是只要你堅持一段時間,你再去做那些閱讀理解,你會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

在閱讀文章的選擇上,我建議大家一定要以真題為主,至于市面上那些模擬題,大家還是少做為妙。那些書一般文章怪異(有的書居然一大部分是記敘文,試問考試十幾年來什么時候出現過記敘文的?還有的書文章里生詞多如牛毛,讓你讀了以后懷疑自己看的是不是英語)而出題幼稚到極點(基本上在文章中找到原文對照一下即可)。出題思路與真題大相徑庭,真題都是文章比較平和而題目刁鉆怪異,所以這種模擬題做多了會使自己的復習思路發生偏差。當然找一本作為泛讀材料還是不錯的,個人比較推薦高教社韓鵬的那本閱讀,那本書的選用的文章與真題來源相同,2005年還和真題重復了一篇,就是關于語言進化的那篇。這本書的缺點是文章巨長,題目又比較直白。另外在最后沖刺的時候張劍編的那本最后八套題也還不錯,這些網上都有,大家可以下載回去做做看。

最后說說技巧的問題,我個人是不怎么相信那些所謂解題技巧的,現在考研命題的組長三天兩頭的換,命題思路也在不斷變化,以前新東方老師總結的那些技巧在05年已經不怎么靈了,今年更加變態。但是考研命題的大的風格沒有變,那就是注重對文章主題的把握,通過整體去推理細節。所以做題的時候,閱讀文章是有技巧的,一般而言,首段末段,每段的段首一定要花時間讀懂,具體的例子直接跳過不讀,等題目考到再回頭看不遲,總之文章的主旨一定要把握住,所有題目的答案都是和主旨相關的。

(3)寫作

寫作占總分的30分,地位不言而喻,寫作也是本人頗為頭痛的問題,也請教過很多英語專業的老師,看過很多教程,摸索出了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我們要搞清楚,我們復習寫作是有針對性的,那就是針對考研寫作。而考研寫作雖然命題的題材千變萬化,但其命題模式和文章段落模式是固定不變的,一般都是三段:描述圖畫,闡述問題,提出建議。

所以,我們要避免以下三個誤區:

A 不要指望能壓中考研寫作的題材,每年的命題專家都挖空心思的反壓題,所以壓中的可能性基本為0,即便被壓中了,也不過是個大概的范圍而已,考試的時候無非是信心足一點,會幾個相關的表達而已,如果基本功不好,還是沒有用。

B 有的老師一味強調練筆,要求考前寫多少多少篇作文,其實作文寫得多固然寫作能力會有提高,但是考前兩個月,每星期一兩篇文章,這種練筆真的就能讓我們的寫作能力有一個明顯的提升么?我看未必,而且寫文章的如果沒有老師盡心的修改,寫前用什么表達,寫后還是那個表達,怎么會有提高?

C 還有的同學片面強調背誦,花費了大量的心血背誦范文,這種方法,對于小作文是有效的,但是對大作文用處并不大。而且,對于像我這種意志不堅強的人來說,把幾十篇文章一字不差的背下來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便背下來了,考試真就能考到里面的什么話?

所以指望壓題或者單純的大海撈針式的練筆或者背誦大段范文其實是沒有什么用的。我總結的方法,大致是從兩個方面出發:

首先,從真題的命題思路出發,精心準備各種功能段落的寫法,像建議措施段,基本千篇一律,無非是提高認識、眾志成城、制定法律、教育大眾之類,我們完全可以準備一個萬能的段落,應付所有的建議措施。再如意義闡釋段,也有其固定的模式,你可以說,這幅畫雖然簡單,但是寓意深刻,里面的各種東西分別象征著什么,這種現象在當代不是偶然的,這提醒我們要切實注意什么什么的問題。這些話也都可以通過自己精心準備的段落應付。所以,壓題材不如壓格式來的有效。

其次,背誦各種社會現象的一些核心表達,知道相關的一些概念和社會現象的表述。再有,如前所述,其實背誦整篇文章,在考試的時候可能用到的也無非是其中的一些語法點,那我們不如在平時研讀范文的時候總結其中的核心表達,只精心背誦這些點,再把這些點放到自己精心準備的模版中去,這樣就可以成為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了。

(4)關于英語復習時間的安排

在英語的所有科目中,英語復習最耗時間,見效最慢,但是一旦英語水平到了一定地步就基本穩定下來,不用再花多少時間鞏固。所以英語的復習應該最早開始,最好上半年就著手準備,整個上半年不要看別的科目,只要看英語。等暑假的時候開始看數學,9月份以后再開始看政治和專業課。

2)政治

政治是由哲學、政經、鄧三、毛概、世經和時政六部分組成。其中的重難點是哲學和政經兩部分。其他鄧三毛概全部是記憶性的東西,世經和時政等到十二月份沖刺的時候再著手準備也不晚。政治的復習不宜太早,我是從7月份就開始復習,一直拖拖拉拉到十月份,書看了幾遍,時間花了不少,結果十月份因為有事沒有看政治,等到十一月份拿過來發現基本和陌生的差不多。所以政治都是記憶性的東西,最好的方法就是考前兩三個月的時候開始集中精力沖刺。個人認為比較合適的時間是從9月份開始。

政治的復習可以分為三輪:

第一輪:基礎階段(9-10月)。推薦教材為紅寶書,一定要仔細精讀2-3遍。第一遍是單純看書,同時結合各章節的歷年真題分析掌握出題的大致方向和重點,由于接觸新知識多,這一遍精讀會比較慢,一般每天看一章、10頁書左右就不錯了,一個月完成。第二遍可以快一點,每天看兩章30頁,同時還是要揣摩真題,一直到真題上的所有題都會為止。這樣第一輪復習大概到10月下旬即可結束。

第二輪:綜合階段(10月-12月)。這一階段就是大量做選擇題的階段,大概要兩個月的時間,推薦教材:陳先奎的2000題和張俊芳的2100題,尤其是張的書,出得很用心。一個月做一本,大題不需要看,建議把做錯的題用記號標一下,以便以后再看。這一階段大致12月上旬就要結束了,下面就要開始準備大題了。

以上兩階段政治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一般最多一天兩小時足夠了,但是不能間斷,不能隔十天半個月不看,那樣你前面看的東西就全還給黨了。

第三輪:沖刺階段(12月-1月)。這一階段要把復習時間有意識的向政治傾斜,因為政治最后的成績其實全看沖刺階段的效率如何。具體說來,這一階段的任務有三:其一,把前一階段的選擇題中的錯題拿過來重做一遍。其二,一定要做20-30套模擬題,大家不要怕,其實題并不多,大題只要看看就行了,所以每套題最多花費40分鐘就足夠了。其三,就是準備大題,這部分在后面再論述,在此先不詳細展開。

通過以上三輪復習,相信大家對客觀題部分都不會有太大問題,一般可以保證得分在40分以上(我今年的客觀題得分45分,已經屬于比較低的了),其實客觀題的復習技巧無它,多做、熟練即可。下面著重談一下我總結的考研主觀題的復習思路:

政治主觀題部分有四個大題、兩個選作題,前四題分別對應哲學、政經、鄧三、毛概四部分,最后兩個選作題,一題是世經部分,一題是當年重大時事結合基本原理分析。而其中有四道大題(政經、鄧三、兩道選作題)是和熱門事件相結合的,另外兩道大題(哲學、毛概)一般不會與熱門事件相結合。所以本文把主觀題的復習分成三部分闡述。

其一:與當年重大時事結合的題,一般都是要求圍繞重大熱門話題,結合基本原理闡述原因、對策、評價等等。對于這類題的復習,切忌死記硬背最后壓題老師壓的那些答案。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仔細分析題干,揣摩出題者的用意然后再答題。所以,應付這類題,要背誦的東西是基本原理和當年中央重大會議的經典論述。

其二:對于哲學的考察,歷年命題可謂神鬼莫測,押題大師們根本連基本原理都猜不中,更別說命題的題材了。所幸政治主觀題變態的就哲學一項,而哲學的基本原理又不過二十幾條,在這種情況下,最笨的方法就是最有效的方法:我在最后沖刺的時候,把所有哲學原理按點整理在紙上,總共不過幾千字而已,答題的時候只要審好題,找準點,把該點的相關知識全部答上,焉能不得高分?

其三:毛概的考察,毛概題基本上屬于歷年主觀題里面最好答得題了,因為毛概的內容比較少,而且很死,不可能有什么變化,無非是統.一.戰.線、武.裝.斗.爭等幾個大方面,只要考前把毛概的大題脈絡理清即可。

主觀題答題中的幾個必須注意的問題:

其一 字跡一定要工整!!這一點的重要性超過一切,可以這么說,你在考前用了4個月時間看政治,如果你在最后答題的時候字跡潦草,那么你4個月時間等于白費!我絲毫沒有夸張或者聳人聽聞的意味,實話實說呵。你知道改卷老師在一道題上停留的時間只有不到3秒么?(還包括打分和簽字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你答得條理清晰,論據充分其實并不具備決定意義,因為老師根本來不及揣摩你的行文,他只是眼睛隨機瞄一下,看看開頭就憑映像打分了!而老師給分的一念只差就取決于卷面!我一同事,政治87分,客觀題大概45分左右,也就是說它的主觀題得了42分,他考后總結說,經驗無它,字跡工整而已!^_^

其二 審題一定要仔細!!這一點的重要性僅次于其一。很多同學知識點都掌握了,但是由于沒有準確定位答題的知識點,答題沒有針對性,無關內容答了很多,萬一不幸老師在3秒時間內沒有瞄到你的踩點地方,你就掛了。我這么說不是要大家答得少,我是說要把最精要的東西寫在最顯眼的地方,而一定要保證卷面寫滿,這是文科考試的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了。以前一位老師總結的好,文科考試改卷就是兩點:踩點+看量~

其三 表述一定要專業!!很多同學長在紅旗下幾十年,政治修養還是很令人汗顏,這不奇怪。但是為了考研,基本的“官腔”還是要學會的!這種本領的培養途徑據我總結,無它,多看而已..在考前一定要有意識的往自己腦子里灌輸當年的重大熱門表述,比如今年的“維護社會公平”,一定要把中央文件中關于這方面的表述反復記憶。這樣做,除了讓你得表述顯得比較正式之外,還可以讓你在答題發現無話可說的時候,把這些大段的套話往上堆,所謂“禮多人不怪”,只要你和黨中央保持言論一致,說得再多老師也不會反感。

其四 真題一定要多看!! 尤其是主觀題!很多同學會覺得真題反正不會再考,這個知識點不用再看了,也就沒有看歷年政治大題的習慣,事實上,政治主觀題的答題思路只有反復揣摩真題才能準確把握。至于考前出的那些模擬題,即便再“全真”,其出題思路和答題思路相比真題還是難以望其項背。當然也有比較好一些的,個人比較欣賞任汝芬的那本最后四套題上面的主觀題(其客觀題基本屬于垃圾)。通過反復揣摩真題,要學會經過審題準確找到得分點及知識點的能力,這個能力不具備,政治背再多也是枉然。

3)專業課

專業課我今年發揮的還不錯,兩門都在120以上(兩門總分250分),在專業課向以變態著稱的北大,這個分數對跨科的我來說,算是相當滿意了。

北大的專業課試卷一向都是開放性試題居多,考察的就是學生的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準備這種專業課,只盯著指定的那10本教材實在用處不大(事實上,北大很多專業已經不指定教材了),我所考的專業課試卷中在教材上可以找到答案的題分值不足40%。大量的題是需要根據自己的理解發揮的。

據我所知,北大的專業課從命題到最后判卷,都是很公平的。很多同學最后專業課發揮不好,總是把責任推托在自己沒有掌握足夠的“內部信息”上,在這里,我想拿我自己的例子給將要報考北大的DDMM們一點信心:在去北大復試之前,我從來沒有去過北京,我的同學也沒有一個在北大上學。我在考前只就招生類型的問題和北大研招辦的老師聯系過一次,還被她以“網上都有”為理由BS兼無情拒絕~~作為一個“三跨”人員,可以說,我基本上是在盲目的狀態下開始復習的。當然,我后來還是通過各種手段掌握了一些這個專業的情況,但是這和所謂“內部途徑”無關。考北大,其實還有一個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好處,就是本校的學生出國的出國,保研的保研,工作的工作,最后愿意考研的本校學生少之又少(我的專業只有兩個PKU本校的),大家都是外校生,都處在一個起跑線上,我覺得這也是北大專業課考試相對公平的一個客觀原因。

啰嗦了半天,下面講講我專業課復習的一些經驗,這些經驗有些是從前輩那里學來的,有些則是我自己總結的,當然這些經驗可能只適合我自己,但是我希望能對大家有一些啟發。

首先,我聲明,我考得專業屬于文科專業,沒有數學,所以考理科的同學基本可以把這篇裹腳帖子關掉了~我所介紹的復習方法基本上也只適用于北大這種比較注重綜合素質考察的學校(我沒有貶低其他學校的意思,風格不同而已),所以考其他的學校的同學也可以酌情考慮把這篇裹腳帖子關掉了~

其一 讓自己的觀點和導師“雷同”

從某種程度上講,其實我們復習專業課并不是為了使自己的專業素質有多少提高,而是為了使自己的學術觀點盡量和導師相接近,就是說,答題時的思路要和導師對頭,這才是得高分捷徑。當然我不排除牛人有實力讓自己的觀點讓導師“驚服”,但反正我不是牛人,愿意看我帖子的諸君大多也不是,對我們來講,我們只求能讓導師對自己的觀點“欣賞”就可以了。當然,有的同學會說其實改卷子的未必就是導師,可能是研究生師兄師姐們改得。據我所知,我所考的系確是由老師親自批改試卷的。而對于研究生改卷這種情況,我想其實也是差不多的,研究生也是由導師帶出來的,他們的觀點也和導師相似。按照以往的經驗,看到這里,大概會有FQ跳出來會鄙視我這種取巧的做法,再感慨一下中國人之丑陋、世風之日下。不過我只想說,鄙視我的筒子趁早放棄讀研的打算,直接出國,中國這地界基本不適合您…

又啰嗦半天,打住~怎樣才能做到使自己的觀點和導師相似呢?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讀論文,讀導師寫的最近幾年的論文。如果您能知道出題的導師是那幾位最好,如果不能,像我這樣,就索性把該方向所有導師的論文全部拜讀一遍吧!中國期刊網有一個特別好的功能,可以根據作者單位檢索論文,你在這里輸入XX大學XX系,就可以找到本系所有老師(學生)的論文,在里面篩選出你認為可能會在最后考試中涉及到的論文,一般情況下,不會超過100篇~大家表怕,就算這100篇,也并不是字字都要搞個明白,了解其中大意,把論文開篇涉及基本原理的部分搞明白即可,考研畢竟只考基本專業原理,太深的東西現在我們不需要搞懂。我在專業課的幾道論述題中,就采用了導師論文中的觀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二 真題的重要性強調一萬遍都不過分

這句話不僅適用于公共課,其實更適合于專業課復習,而且揣摩真題不是一次就可以的,而是要結合自己的復習,不斷進行的。在漫長的專業課復習中,真題就是指南針,他會保證你的復習不至于偏離航向。系里指定的參考書,很多都是80年代出版的,書中的知識十分陳舊,除了經典理論之外,其他基本不會考,這時候你復習的時候就要通過對歷年真題命題側重點不斷遷移軌跡的分析,找出今年的命題重點來,這是真題最大的用處。當然有機會得到歷年專業課筆記或者老師劃的重點的同學不用費這個勁了,我是針對大多數和我一樣朝中無人的XDJM們而言的。

其三 信息的獲取

之所以把這個問題放在專業課復習里單列出來,是因為對于專業課的復習而言,信息的靈通甚至比埋頭苦讀還要重要。北大每年都有公共課的大牛載在專業課上的先例,我那政治87的哥們,專業課一門考了86,專業課居然還沒有公共課分高,那情形,怎一個冤字了得~就我自己而言,雖然從一開始就十分重視情報的獲取,但在復習中還是由于信息缺乏吃了不少苦頭——有兩本專業課書其實根本不用看,結果我一直到看到試卷才知道,白白浪費了無數精力和時間。

痛定思痛,我覺得找一個在讀的師兄師姐幫忙是最方便快捷有效的辦法了,當然找師兄的方法很多,我不是搞人際關系學的,具體怎樣和師兄們搭上線就得看各位的能耐。我想推薦一個網站,研路通,那個網站似乎提供了和很多學校專業往屆師兄聯系的途徑,如果你實在沒有親戚朋友同學熟人可以利用,不妨花個幾百元聯系個師兄。我說這個沒有為他推銷的意思,我既沒有參加這個網站,這個網站也沒有給我任何好處,犯不上為他廣告。

其四 關于記憶與背誦

文科的同學備考中不可避免地要背誦很多東西,俺是理科出身,背書一向都不是俺的強項。復習的時候,十本專業課書,無數的定義和經典論述需要背,記憶力和毅力不好的同學大概要打退堂鼓。我當時是受到一篇帖子的啟發([轉載]北京大學初試第一的考研經歷),采取了邊看邊往電腦里整理的辦法,從7月份開始集中精力往電腦里輸入關鍵知識點,到8月份的時候基本完成,總共15萬字,打印出來,就是一個薄薄的小冊子,那時自己暴有信心,感覺剩下來幾個月把這小冊子啃下來應該不成問題吧!

事實證明,這個方法還是不錯的,因為可以不斷編輯和補充,比在紙上記筆記要方便得多。我覺得我專業課復習的后期能抽出大量時間泛讀論文,是和采用了這種比較省力的方式有關的。

4)復試

知道成績后,我感覺自己通過復試應該問題不大,畢竟初試成績比較靠前(第二名)。但是還是不敢大意,還是早早聯系了導師。

我聯系導師的經歷比較傳奇,當時實在找不到可以幫忙引薦的師兄,只好在網上隨便搜索了一個老師的信箱,給他寫了一封措辭十分客氣的信。結果老師可能是被我這種無孔不入的精神感動了,居然當天就回了我的信,言辭很客氣,讓我有了不少信心,而更讓我樂不可支的是,這個老師居然就是我后來面試的主考官。^_^當然這都是后話,我面試的時候可不知道他就是我一直聯系的老師(說來慚愧,之前我連和他打電話的勇氣都沒有,一直都是郵箱聯系),所以特別緊張,闡述的時候有一個知識點卡住了,老師就沒讓我在繼續說下去。面試完很沮喪,去網吧給那位老師寫了封信,問他還有沒有被錄取的希望,然后當天就踏上了回家的火車。沮喪地回到家后,打開信箱,老師告訴我我被錄取了。當時的感受,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呵呵。

發表評論】【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歷年試題
  考研故事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付款方式 - 網站聲明 - 聯系方式 -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號:京ICP備11004691號
 
服務熱線電話: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網絡實名:中國研究生信息網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網址:中國研究生信息網

中國研究生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本站信息未經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本站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