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內容與要求
首先介紹全國統考科目的考試內容。全國統考科目的考試內容每年都會有所調整,這種調整反映在當年出版的各科大綱中。一般來講,每年政治考試內容變動較大,英語、數學等有所變化,其他科目則變動較小。
下面是根據2006年考試大綱歸納的考試內容。
●政治理論。政治理論課按照教育部“兩課課程設置新方案”(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要求,從2000年研究生入學考試開始,進行為期三年的調整。目前這一調整已基本完成。確定下來的政治考試內容包括 ①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③毛澤東思想概論;④鄧小平理論概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⑤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⑥形勢與政策。
●英語(非英語專業)。2006年英語初試仍然取消了聽力、詞匯、語法的測試。2005年是考研在連續兩年考查聽力之后取消聽力的第一年,把英語聽力放入各學校的研究生復試中考查,給予了各學校在研究生招生上一定的自主性。因此目前準備06年考研的同學可以適當地調整自己的復習安排,把聽力學習放在一個較次要的位置上。然而詞匯和語法測試的取消并不意味著從此就可以忽視它們了,畢竟沒有人能夠否認詞匯和語法是英語的基礎,而且不論是閱讀、完形填空,還是翻譯和寫作,都是以詞匯和語法的熟練掌握為前提的。其中尤以完形填空和句子翻譯與詞匯和語法貼得緊。2006年英語大綱仍然體現了閱讀和寫作能力強化的趨勢。
◎涉及的詞匯、短語主要限于《大綱》中“詞匯表”,總量5500個左右。從05年的考題也可以看出,在考研英語試卷中,難詞偏詞從來都不是考查的重點,而對不能理解熟詞生義卻經常成為考生丟分的原因。
◎閱讀理解。新大綱是四篇短文,內容涵蓋社會生活、人物傳記、科普、史地、政治、經濟等,體裁包括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等。生詞量通常控制在文章字數的3%左右。要求的閱讀速度在每分鐘60詞左右。前三篇是傳統意義上的閱讀理解,主要考查學生理解具體信息、掌握文章大意、猜測生詞詞義并進行推斷等能力。第四篇實際是翻譯,主要考查學生理解概念或結構較復雜的英語材料的能力。
◎書面表達。2006年還將要求考生寫兩篇作文,一篇根據所給題目或素材寫出敘述、說明或議論性的短文,近年來看圖作文經常出現;另一篇是應用文(書信、通知、便箋類)。作文命題一般不會冷僻,也不會很專業,通常都與學習生活緊密聯系,或者反映當前社會熱點問題。例如保持健康、如何讀書、環境保護、亂承諾等都曾是出題范圍。
◎新設題型再生變化。2005年的考研英語第一次出現了所謂的“7選5”或“完型填句”的題型。它出現在試卷的閱讀理解的PART B部分。這種新題型重點考查的是考生對于英語句子之間和段落之間的關系的認知,從一篇500至600字的短文中抽出5句話,再加入1-2句不屬于此文的內容,共做出6-7個選項,要求考生從這7個句子中選出正確的5個,并放入正確的空格中。另外還有兩種題型有可能出現,一種是排序題,是將一篇有7-8段的文章的所有段落順序打亂,然后給出其中2-3段的正確位置,要求考生把剩下的段落按照順序來排列。另一種是標題內容搭配題,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文章中給出的五個標題或五個段落與相應的段落或標題匹配。
●日語、俄語。與英語相似,2006年初試中不測試聽力。
●數學。按照考試內容和難度分為四級。理工專業一般考數學1、2,經濟類專業考數學3、4。大致包括以下內容:
①高等數學。函數、極限、連續、一元函數微積分學、向量代數和空間幾何、多元函數微積分學、無窮級數、常微分方程。
②線性代數。行列式、矩陣、向量、線性方程組、矩陣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
③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初步。隨機事件和概率、隨機變量及其概率分布、二維隨機分布及其概率分布、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征、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數理統計的基本概念、參數估計、假設檢驗。
●西醫綜合。包括內科學(不含傳染病和神經與精神病),外科學(僅外科總論和普通外科)、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
●中醫綜合。包括中醫診斷學、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
除以上教育部統一命題的科目外,其它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的業務課考試的內容也是由各招生單位自行確定的,因此即便就是同一專業,不同招生單位的考試內容也會有很大的區別,準備跨校報考的同學應該注意這一點。
教育部規定,專業課考試內容應該覆蓋大學本科專業主干課程5門或更多。通常,這些課程每門都有一到數本基礎教材,同時還有大量的配套學術資料。因此,專業課的復習量是相當大的。
組織命題與考試
研究生招生考試工作由國家教育部進行宏觀指導,各級高教行政主管部門和招生單位分級管理,具體實施。這里只介紹與大家緊密相關的全國統考。
全國統考分為初試和復試兩個階段。初試由各省(區、市)高校招生辦公室統一組織實施,一般安排在每年春節的前15天到前10天左右的星期六和星期日進行。2006年為1月14、15日(即農歷十二月十五、十六日)考試。
全國統考初試科目設政治理論、外國語和兩門業務課。這當中的部分科目由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組織命題。具體做法是按科目成立命題組,抽調權威專家進行封閉式集中命題。統一命題的科目有:政治理論課,非外語專業的英語、俄語、日語,理工類和經濟類的部分專業的數學,西醫綜合科目和中醫綜合科目。考試范圍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制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政治理論考試大綱》、《數學考試大綱》、《英語考試大綱》、《醫學考試大綱》予以確定。這些大綱每年都在命題工作會議結束后出版(一般在5-7月份)。業務課考試科目由各招生單位自行組織命題。各科考試時間均為三小時,政治理論、外國語滿分均為100分(聽力測試在初試中被取消),業務課滿分均為150分。工商管理碩士聯考的綜合能力科目滿分為200分。
對于初試中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的專業課程,教育部對命題單位提出了以下幾點原則要求:
●試題的難易程度要根據本學科、專業的研究生入學時必須具有的基本要求來確定。一般應使應屆本科畢業生中的優秀學生能取得及格以上成績。為便于選拔,試題中還應有一部分內容,用以測驗考生掌握該門課程、融匯貫通、獨立思考的程度,以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但這類內容所占分數最多不超過總分的20%。
●試題應反映本學科、專業主干課程的主要內容和要求。并適當均勻地分布在幾個基本方面,一般可以包括基礎理論、實際知識、綜合分析和論證等方面的內容。有些課程的試題,還應包括基本運算和實驗方法等方面的內容。文科各課程的試題在命題時要注意既能測試考生掌握有關材料的情況,又能反映考生理論分析的能力。
●試題中不得涉及尚存在重大學術爭議的問題。
●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有選答題,但不宜過多。選答題之間的難易程度應大體相當。
●各招生單位不得對業務課考試規定復習范圍和公布復習大綱。
復試一般安排在每年5月份左右,由各招生單位自行組織。復試與最終錄取息息相關,因此留待介紹到錄取時再具體說明,這里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