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11工程重點院校北京化工大學將加大對新疆企業的“智力支援”,為化工行業龍頭企業--中泰化學“量身”培養180名工程碩士。如此大規模定向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做法在全國高校中也不多見!
高和睦是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西山事業部一線的技術人員,也是此次180名“新生”中的一個。他做夢也沒想到能有機會成為北京化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學校是我們學習理論知識的加油站,反過來企業又是我們應用操作先進技術的實驗室,這個機會太好了!
北京化工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張衛東介紹,這批工程碩士與全日制的工學碩士不同,培養目標不是學術型研究生,而是重實踐的應用型研究生,學生既能掌握理論知識和尖端技術,又具備實際操作能力,按照企業未來發展需要,學校為這批研究生設置了“安全與環!薄盎すに嚺c高分子”“機械與自動化”三個專業。
“這就像高校把課堂搬到了企業,企業把實驗室建到了高校,”新疆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洪欣說,“我們還研究協商了‘雙導師制’,學生在高校有理論導師,在企業還有實踐導師,以實現產學研的緊密結合!
北京化工大學副校長陳標華說,新疆要實現跨越式發展,科技和人才相對短缺是瓶頸,高校針對企業的實際需要培養專業人才就是想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這也是高校落實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的具體舉措。
兩個月前,中泰化學與北京化工大學簽訂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將采訪合建研發基地、定向培養人才等方式,一方面使高校科研成果能轉化為生產力,另一方面企業能在未來發展中提高核心競爭力。
依托新疆豐富的煤、鹽、石灰石等資源,中泰化學連續10年保持年均40%的發展速度,其聚氯乙烯樹脂、離子膜燒堿產能分別達到90萬噸和65萬噸,位列全國氯堿行業前三位。目前,該公司總資產103億元,總股本為76956萬股,2006年上市后3次融資近55億元。
王洪欣表示,未來5年中泰化學將形成化工材料、煤炭、煤電、煤化工、上游原料5大產業,并在烏魯木齊米東區、阜康縣、奇臺縣及南疆等地建設5大產業園區,這些需要大量人才儲備和有力的科技支撐,此次培養180名工程碩士企業擬投入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