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后,大多數高中畢業生的“出路”是進入大學深造。但是近年來,中外合作辦學的高中畢業生項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中外合作辦學以費用低、所用時間短、教學質量有保證等優勢逐漸走熱。
而在成都,經過近10年的發展,四川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已經從探索走向成熟,一批批學子在這個“夢想加工廠”里接受嚴格的打造,最后走向了世界各地。10年后的今天,這些學子的情況如何呢?他們又是如何評價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成都商報聯合9家川內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推出了“中外合作辦學優秀學子”深度調查。成都商報試圖通過此次深度調查,以及6位中外合作辦學優秀學子的成長故事,全面解讀中外合作辦學,為計劃就讀中外合作辦學的家長和學子答疑解惑。
本次調查最后共收回18份有效問卷,均為中外合作辦學的優秀學子填寫。參與問卷調查的機構有:成都理工大學中英合作辦學辦公室、西南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新加坡部、四川大學海外教育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美國部、四川師范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和成都出國留學預備學校、四川大學出國留學預備學院中澳聯合辦學辦公室、西南交通大學加拿大高等教育基礎部、西南財大出國留學預備學院、電子科技大學出國留學預備中心。
美譽度高 入學門檻“水漲船高”
18名提交調查問卷的優秀學子中,有7名同學的分數上了高考二本線,但同時也有7人落榜;另外有1人上了一本重點線,3人上了三本線。從數據上顯示,中外合作辦學已經從剛開始時的“高考落榜生樂園”逐漸變成了“本科生選擇”。
成都商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現在許多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都設有門檻,比如西南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一個中英辦學合作項目,就要求學生高考分數上三本線;其中一個和英國名校合作的項目,更要求上二本線。許多川內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要求,沒有上三本線的學生必須要參加入學考試。
入學門檻的提高,一方面說明川內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美譽度的提高,使得許多家長把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當做目標選擇之一,因此“水漲船高”;另一方面顯示出,中國家長和學子求學更加實際和理性。我們從其中一個優秀學生樣本中看到,該同學本來考上了四川師范大學,考慮到既然計劃要出國留學,還不如參加中外合作辦學早做準備,于是從商學院轉到了四川師范大學國際交流學院,直接參加該校的中澳項目。
選擇原因 最看重中國高校信譽好
在“為什么選擇中外合作辦學”這一多項選擇里,有12名學生選擇了“和中國高校合作辦學,有保障”;同時有8名學子選擇了“學生上的海外學校不錯,出口好”、“在國內適應了海外教育再出去”以及“高考不理想后選擇的另一條求學之路”;還有9名學子非常看重中外合作辦學“花費較直接去國外留學少”這個優勢。
一名今年準備就讀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學生家長坦言,和川內高校合作辦學,讓他覺得心里很踏實。“川內重點高校的項目,肯定不會是騙人的!”家長們對中國高校的信任,也使得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老師壓力很大。一所高校的中美合作辦學項目負責人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他最怕的就是項目“出事”,因為這樣對高校的聲譽影響很大,因此他們在選擇海外合作院校時總是很慎重。
學子收獲 海外教育開闊了視野
選擇中外合作辦學到底給學子們帶來了哪些收獲呢?有12名學子在這個多項選擇里填寫了“海外教育經驗給我帶來更開闊的世界觀”,其他收獲分別是“人生道路有了新的選擇”、“和高考后沒有出國的同齡同水平人比,就業有更多優勢”。
至于“本科畢業后的計劃”,有15名學子選擇“繼續深造,攻讀碩士”,還有3名學子選擇“就業”。此外,18名優秀學子有9人計劃在海外就業,還有6人選擇回國就業。同時,參與調查的優秀學子中,“有無移民海外計劃”選擇各占半壁。
成都商報記者從調查數據中看出,這些優秀學子經過國內和國外的雙重培養后,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憧憬,選擇也趨向于多樣化。這些大多數不太滿意高考成績的學子們,經過中外合作辦學,對自己和對未來都有了信心,尤其是絕大多數人都準備繼續攻讀碩士;而他們的未來也更廣闊,無論在海外或者回國發展,他們都顯得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