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常上班、要照顧家人、要擠時間備考、要瞞住同事……
眼下是考研備考的黃金時期,記者走訪本市幾所大學的考研教室時,意外發現一些超過30歲的“大齡”考生,混跡在一群二十出頭的大學生中間,外貌差別并不明顯。
但是,真正聊起天來,他們額外的壓力顯而易見。“我女兒才兩歲,遠在吉林,由媳婦兒和六十多歲的老母親照顧。我把工作辭了,舍家撇業在這兒考研,不敢設想,一旦考不上可怎么辦?”這位面色鐵青、雙眼浮腫的中年男士告訴家人,他要抓住這幾乎是最后的“改變命運”機會,回到告別了十多年的大學校園。
懷孕四個月仍堅持復習
1979年出生的陳雪,在復習教室里略顯突兀,已經懷孕四個月的她略略有了小肚子,穿著防輻射衣服,“大學畢業那會兒就考研來著,失敗了一次,隨即簽約到企業。這些年工作上沒啥進展,始終不甘心。”胡靜沒跟單位提出辭職,“心理負擔能小一些”,沒想到,復習正酣時,她發現自己懷孕了。
在孩子留與不留的問題上,全家人幾乎沒有異議。“一定要留下。”于是,一邊懷孕一邊上班一邊考研,這讓陳雪焦頭爛額,“前期妊娠反應強烈,吃不下睡不著,無奈之下,我跟單位請了長假,不用給我開工資。但領導很不滿意,委婉地說,總這么下去,應該找個新人來替我。”前途未卜的陳雪,工作岌岌可危,考研眉目不清。“我真有些后悔了,孤注一擲地在這兒豪賭,勝算大嗎?”
大齡考生目的性很強
省內一所高校新聞學院院長告訴記者,常常接到畢業了多年的老生來電咨詢,很多和考研有關,有的在工作上受挫了,有的懷念大學讀書氛圍,有的希望拿到高學歷爭取晉升的平臺。與大學校內的考研生相比,大齡考生改變命運的期望特別強烈,他們的目的性很強,拿到這個文憑后,可以簽更好的工作、可以升職晉級等等。
大齡考生常常是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外有工作,待在比他們小十多歲的大學生之間復習備戰,很尷尬。開頭所說的那位吉林考生,在縣級市的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屬于編外人員。他一直想到大城市謀得更寬領域的發展,最好的途徑是參加公務員考試。“但是,報名太激烈了,凡是要求本科學歷的好一點的單位,多是上百人報名競爭一個職位。”這位考生一直念叨:年紀大了,記憶力真不行了。以前上學時不覺得學習累,現在是一段內容背了半個多小時,第二天早上啥也記不起來了。“我希望趕緊考完,回家陪媳婦兒和孩子去。媳婦兒一直勸我,別逼自己,盡力就行了。我知道,她怕我承受不起失敗的窘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