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熱帖
近日,成都三原外國語學校開辦少年MBA全球企業精英班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該班每年學費7萬元,目標是入讀美國排名前100位的高校,目前全班有學生12名。由于學生的家庭都比較富裕,因此,又被稱為“富二代班”。
網友
支持或反對態度分明
針對少年MBA班,網友的態度截然分為對立的兩種,一半的網友認為這將導致教育進一步功利化,惡化教育資源失衡的現狀,并給學生從小就植入錯誤的等級觀念,認為有錢就可以得到包括優質教育在內的特殊化待遇。而另一半網友表示支持,認為這是民辦教育對傳統教育體制改革的先行試驗、對教育模式的豐富和補充。
學校
多元選擇體現社會進步
楊勇(北京龍文學校校長):少年MBA是民辦學校應對市場存在的需求而開辦的特色教育,是市場和家長聯手為少部分孩子定制的“留學精英教育”,算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產品。
從具體內容來看,少年MBA班是小班教學,高昂的學費也保證了其教育經費的充足,因此學校可以實現因材施教,有助于培養和發揮學生個性,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老師充分的關注。從教學理念來看,將MBA的注重綜合型管理和領導力培養的教育理念植入少年的日常教育中,以培養未來的企業領袖和行業精英為目的,對目前存在的公辦教育體制是一種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值得鼓勵。
所謂的“富二代”,他們的父母有意愿在孩子的少年時代得到“不走尋常路”的教育,并愿意為之支付較高費用,這對于大多數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也并不構成威脅,相對還緩解了學歷教育優質資源緊張的難題。多元化的選擇體現著社會的進步。
專家
側面反映應試教育弊端
陸建華(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富豪們想要把子女送到國外,要讀“美國最好的大學”,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國外的教育在某些方面確實比國內的先進,說明我們的應試教育存在不科學的因素。對于富一代的選擇,我們對教育模式該做如何考慮呢?這值得我們深思。
■ 網友跟帖
特殊化未必能
改善教育現狀
●Newsmile(天涯網友)
近來關于富二代炫富、揮霍、漠視人性等新聞屢見報端,富二代的教育問題值得關注,但這種特殊化的、將富二代少年以學費為標準與普通少年劃開界限的教育,是否有助于改善其受教育現狀,我看未必。
“富二代”身上存在的問題有不少是中國新富的“通病”。而且,他們中很多人出現問題,不是學校教育使然,而是家長忙于生意忽略了對其性格發展的關懷,這樣情況下,錢早已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富二代們眼下急需的不是精英教育,不是管理課程,而是家長和全社會對其性格完善、公民意識、金錢觀念等精神層面的關懷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