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j-亚洲一区二区免费-乱老女人一二区视频-中国一级特黄剌激爽大片l|www.yueqi0917.com

  
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一個歷史系過來人的自白:我的考研觀和考研史

一個歷史系過來人的自白:我的考研觀和考研史


  我是04級歷史系的,08年畢業。08年那年的研究生考試我也參加了。親身體驗就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看了大家關于學校難考的種種說法,在這里發表一點自己的意見吧,也算是過來人的一點經驗。

  首先,是大家說的閱卷對外地外校考生的壓分說法。可能因為沒有經濟危機,08年研究生考試是有史以來報考人數首次低于往年人數的一次,迄今也是唯一的一次,呵呵。我當時報考的浙江大學,最后總分是333分,其中歷史學綜合是214。所以可以證明學校對外校外地同學的試卷應該是比較公平的了。

  其次,是大家說的復試對外校學生的歧視說。網上說的某些好學校學校對非本校非211的考生有歧視,其實不是那樣的。基本上他們是對本校的學生有照顧心理本來嘛,這個也是正常的,自己教出來的比較熟悉。在我的母校進行復試的時候也是如此,對于師大的畢業生老師基本都認識了,問得問題平時都很熟悉,而且在復試前我們同學都已經提前找到自己感興趣方向的老師進行了溝通和交流,老師對于自己的學生感情還是很深的。除此外并沒有特別的對外校的所謂“歧視”,也就是因為偏愛了本校的,所以外校的也就覺得委屈了吧。
  浙江大學復試的時候,也是有一半以上都是浙大自己的學生,當時我也很緊張,覺得自己是外校的,其實主要還是自己的復習功夫沒有下到位,浙大本身的學生素質滿高的,而且他們的初試分數都高出浙大線四五十分。要是我們的考分也高出學校劃線四五十分,即便是外校的也沒有問題了。北京大學歷史系向來比較嚴格,不過北大的校風就是兼容并包,所以我相信北大也是公平的。關鍵還是看個人努力了沒有!希望大家更要共同努力!

  最后,是名牌大學難考退而求其次說。名牌大學雖然考的時候難,但是出來就業或者繼續深造確實比一般學校好很多。一般學校是很好考,像我的母校安徽師范大學,基本上我們當年本校的考生只要報名堅持考完的即便平時沒有怎么復習最后也都考上了。可是現在跟他們聯系,都反映說畢業后擔心找工作的問題。我身邊也有安徽大學,安徽農業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就考上北大歷史的真實事例,所以個人覺得這個還是關鍵看個人努力了多少!所以究竟何去何從大家最好在考前自己選擇好,個人感覺:考上了一所普通學校讀了三年就為了混個研究生文憑,出來工作也不好找,會比現在考個好學校更頭痛。雖然名牌出來也不保證就一定能找到工作,可是真的要比二三流學校畢業的選擇多多了,前路也更廣闊些。你是要早痛還是晚痛呢?

  下面就是我自己的考研史了,不愿浪費時間的同學可以選擇ignore...

  我的本科在安徽師范大學讀歷史系。當時就是因為單純的喜歡歷史,所以第一志愿就報考了安師大歷史系。可能很多外地的同學并不是很了解安徽師范大學歷史系是怎樣的情況,其實今年教育部的各大高校歷史系綜合排名中大家可以查到,我的母校歷史系水準在全國輪不到第一等級,也算在第二批次了,因為是師范大學,所以歷史教育更多注重學生的綜合基礎知識的積淀,這一點原則對于要考研的同學來說還是非常有利的。

  08年是歷史學基礎實行統考的第二年,所以當時的歷史學輔導書并不是很多,我和我的同學選擇了那時并不有名的山東版仝晰剛的《歷史學基礎》那年也是此書第一年出版,所以錯誤很多,我們第一遍復習的時候都是對著原教材和山東版《歷史學基礎》找出里面的錯誤,還自己整理了第一遍筆記。很費時間,過程也非常長,所以很多同學做完世界古代史就放棄了,但是事實證明,這些時間雖然費了但沒有浪費!不管你在網上找出了多么好多么詳細的筆記,那都是別人的不是你自己的,看過背過以后一個月又忘了,自己整理的過程就是在消化吸收,到了后來基本上別人忘記了的自己都還有印象的。
  結果就是這年我們偶然選擇的山東版仝晰剛《歷史學基礎》居然押中了寶,幾乎六個名詞解釋都在書里背過記過整理過,可能這也是我們辛苦“浪費時間”的最優厚回報了。大題目總體來說比較概括,個人覺得發揮不是很好,就不分享失敗經驗了。現在市面上流行各種各樣的歷史學統考的所謂題集、經典啦,很多同學問哪本最好,其實我的經驗是:兩本都差不多,以山東版和北師大版為最流行,要是真要買,這兩者中選一本認真對著書好好研習就足夠了,還是那句話,無論選了哪一本關鍵都是自己消化吸收!

  我08年考研最后還是失敗了,原因覺得是自己的綜合素質確實沒有同去面試的同學扎實,所以畢業后在自己的原籍合肥參加教師編制考試,08-09年在合肥七中找到了一份高中歷史教師的工作,09年沒有參加考研,但是在本校監考了研究生考試,當時看著考生們做卷子的時候心里很后悔也很羨慕。今年暑假的時候我就辭職在家準備考研了,復習兩個月到現在,發現這一年高中歷史教學的工作對自己幫助真的很大,尤其是在對比09年考研歷史學基礎試題的時候,發現很多都是關于文化思想和理論方面的內容,這些是我在聽高二老師講課時學到的,非常受用!自己雖然教高一,但是覺得很多的內容經過這一年的教學也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學習。

  最后是學習態度問題。我覺得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那些書本和知識到底掌握了多少遍,而是你是以怎樣的方式和心態掌握的。懶散的學習,過于緊張的狀態都不好,即便學了也會很容易的忘記。我從我自己學生的身上,仿佛又找到了當年高考的心情和狀態,習慣很重要,其實高中生那種學習的勁頭和方式如果我們能保持在考研復習中,相信大家一定會受益匪淺。還是要像他們一樣年輕的心,敢拼的勇氣和心無雜念的認真,才能做好學問。
  就這些了,呵呵,大家不同意的請輕拍...^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