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不斷有陌生的QQ來加我。好奇詢問后,才發覺盡是些熟人的朋友。他們來自不同的省份,卻有著相同的目標——準備沖擊中國傳媒大學。而加我的用意,無非是想從一位剛剛走考研路的師兄處得一些所謂的成功經驗。
師弟師妹們及早準備的意識,讓我這個做師兄的自愧弗如。說也慚愧,一年前自己準備沖研時,大多時間只是處于懵懂的狀態,非但沒有四處尋覓“過來人”的意識,連“考研論壇”這個基本平臺,也是上年6月份才從室友口中第一次得知,其消息之閉塞,觀念之落后,思想之愚頑,可見一斑。
言歸正題,盡管答應許多師弟師妹盡量滿足其要求,可一方面臨近畢業,瑣務繁多,另一方面問詢者眾,且總被問起一些重復率很高的簡單話題。有鑒于此,我們不妨以不變應萬變,白紙黑字把我能想到的一一寫出,大家各取所需,省時省力,豈不快哉?!
有關考研的起步,我一直在對身邊的人強調——早準備者得主動。可總有一些人優柔寡斷,畏首畏尾,讓人備感無奈。考研是一項十分浩大的工程,何況你要面對的是迄今國內最頂級的新聞專業院校。只有厚積薄發,方能有足夠實力揮斥方遒;投機取巧的心態,期盼以最后的沖刺沖出奇跡的人,多半以“出師未捷身先死”而告終。
誠然,起步階段,有著太多的阻力。譬如實習與復習的沖突,保研與考研的矛盾,感情與學業的沖撞,自信的不足,信息的匱乏……這些都是要謹慎考慮的。對于實習,我持支持態度,但切記不能太過投入,我講的投入,不是工作上的投入,而是一些人明明想考研,卻深陷于實習單位無法自拔,以致耽誤了不少寶貴時光。對于這部分同學,我有必要提醒你們——務必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務必要想清楚自己的考研是否出于本心?倘若你的考研誓言只是為家人或朋友的刺激而做出的權宜之策,抑或是為室友或同學的聞雞起舞所感染而暫行的追風之舉,那么我勸你盡早收手,干你真正想去干的事,否則結果必定雞飛蛋打,兩相耽誤。我理解的最可悲的人,不是窮困的人,不是孤獨的人,而是不能去干自己真正想去干的事的人。人這一輩子何其短暫,倘若連自己想去干的事都不能去干,那么你還能如何奢求自己開心呢?
對于本校保研,我的態度一直是反對。也許有人會說我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隨便。我經常向師弟們算的一個算術題——本科4年+研究生3年=7年,也就是說,人一生的十分之一的光景就要呆在同一所院校內,面對同一群人,做著同樣的事,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哀。卡特說過“Everybody needs change”,是很有道理的,在工作之前多換些環境,結交不同的朋友,面對不同的氛圍,相信對于以后的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而習慣,則只會讓一個人失去活力、變得慵懶。
感情與學業的沖突客觀存在,就看你怎樣去面對。考研論壇上有個名為“考研了,你將如何處理自己的女友”,我極其鄙視,倘若一次考研就足以改寫一段感情的命運,我倒鼓勵倆人早分為好。感情倘若果真是考研的障礙,那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此人心里“感情是考研障礙”的固有成見。換句俗話說,也就是“怕啥有啥”。跳出這個固有成見,努力在協調兩者時間安排的同時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并爭取對方的理解抑或諒解,相信這兩者的沖突,將會化為一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動力,更好地促進你的進步。考研時間雖短,但卻足以改寫一個人的命運,兩人倘若真正相愛,就應該鼓勵對方踏好這一步,為以后的幸福生活奠基。
自信這個問題是極其重要的。很多人對我抱怨自己的自信不足,怕日后考不上陷于被動。我的建議很簡單,就是真正扎下心去做事,天天列計劃,日日做總結。每天早上做到自習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列計劃,分上午下午晚上把自己當天要完成的任務列個明細,每完成一項,在計劃薄上將其劃掉,晚上下自習時,翻開計劃薄,看看自己今天的任務是否悉數完成,既而做總結,以為明天借鑒。不要小瞧了這個貌似簡單的過程,它其中大有學問,試想,每項任務完成后的小勾,對自己,就是一種無聲的肯定,日積月累,這種平日瑣碎的自我肯定會匯集成一種大自信,而后者,將在以后的大戰中,成為你最強大的一門秘密武器,助你于萬軍叢中徑取上將首級。
須知,自信不是別人賜予的,而是自己爭取的!
最后說一下信息,這也是最最困擾我們的,因為在考研準備的整個過程中,很多同學都忽視了信息的重要性,我們往往認為只要自己的實力達到了就一定能夠考上目標院校,這種觀點顯然是錯誤的,比如北京大學的心理學專業只招英語考生其他語種概不接收,而你的公外恰恰是俄語,試問你如何能考得上?每個學校都是有自己的潛規則的,所以你要考取學校的所有信息你必須一一掌握清楚,這些信息如何獲取?第一、可以找一師兄或師姐了解(找師兄師姐有一定難度)。第二、自己上網查詢(費時,且不全面),第三、找當地的考研輔導機構咨詢,我當初選擇的就是這條,省時、省力、準確,因為每個人在復習的過程中都是會遇到問題的,所以報個輔導班是必然的,既然花錢了就要利用好輔導班的資源,我當初報的是海文,資源比較多。有很多人問我考研難不難,其實這個沒法回答,只要了解到這個專業的報名人數,錄取人數,報送人數,復試分數線,實際錄取分數線,你的問題就解決了。其實要了解的信息還很多,以上只是大家普遍存在的問題。
起步階段,英語自然是重中之重。這種需要厚積薄發的實力活,將在這段時間悄悄奠基。考研,特別是考研初試,很大程度上是在英語的比拼。有人說考研的第一天(公共課考試),其實已經定下了勝負,有點夸張,但很有道理。君不見諸高校四近都有一批考研老兵,他們的專業水平不可謂不高,言談中,其學理、其脈絡、其系統、其內核……足以讓每個新兵蛋子心理防線崩潰。可年復一年,他卻仍舊只是個敗陣老兵,為何?癥結大多在英語上!為了一門可能都用不著的外語就否定了那么多人才,這似乎不公,可試問諸位,又有誰能改變這個現狀?!這就是現實!朋友,為了不致悲劇重演,建議你在少幾句牢騷,多一些行動,拿起你的英語單詞書,打牢基礎,相信會在日后的沖刺階段讓你穩占主動,傲視群雄。
這個時期的專業課方面,也要慎之又慎。建議不要聽信一些所謂過來人“8、9月份再看不遲”的建議。說到這順便提一下一個特殊群體,每到考研結束,總有一些貌似很牛B的主,把自己的考研路吹得度假一般輕松無比,似乎他的考研路,不費吹灰之力,讓師弟師妹們在一種敬仰無比的眼神中開始他們已經被誤導的考驗之旅。這種自吹自擂的人,你我身邊都有,他們也是許多人應該重點防范的。專業課并非突擊性質的,特別是文科性質的專業課,它不但講究你的背誦能力,更講究一種你對本專業的理解,兩個對專業理解程度不同的人,即便背著同一本書,面對同一道考題,思維結構是迥異的,得出的答案是迥異的,最后得到的分數也是迥異的,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思。因而,我建議,專業課方面,還是講究早著手者得主動。把一些基本的概念理論及早熟讀成誦,同時把各本專業課書梳理成一個個框架,這樣在最后的沖刺階段,就可以從容鎮定地拿出框架一遍遍回憶、默誦,而不至于在一堆復習資料中手忙腳亂不知其所了。
本階段的政治,其實不必太過在乎。對于大學期間曾開過政治課的,大可不必在本階段就如臨大敵開始著手;對于大學期間未曾開過政治課的,建議在本階段借來一本上年的考研政治教案,在復習其他之余粗粗翻過一遍。有用的什么資料,我向大家推薦趙宇或岳華亭的,前者是我用過的,其優點是重點難點盡皆在文中標出,看過后有印象;后者是我姐曾經用過的,其優點是較為全面詳細,但難免有嘮叨之嫌。有同學一直向我推薦任汝芬的政治系列(前后四本),且拿出實證來證明任的押題之準之狠,這點我并不懷疑,但一直不大喜歡此人的“商”,總感覺作為一個老師,不應該是這樣子的,有了這層先入為主的隔膜,對她的書,自然再難心服口服地看下去。
以上分科提了一些我對起步階段考研準備的建議,接下來,還想提一些零零碎碎的小建議,希望能于細微處見精神,更好地改善大家的復習質量。
其一、所謂“萬事開頭難”,考研伊始,對于許多曾在寢室打了三年網游或看了三年電影的哥們來說,乍一讓他們坐在圖書館,其如坐針氈之慘狀,自然可想而知。于是乎,有人開始埋怨:“我總沒有狀態”,繼而開始悄然打起退堂鼓,或干脆“身在曹營心在漢”地玩起了消極抵抗。對于這部分同學,我想說,所謂的狀態,其實并不抽象,它也是不斷累積而成的。當你第一天能強迫坐在圖書館,第二天就有了一種狀態,如果能把這種狀態延續,第三天、第四天乃至第一個月第一個季度,你的狀態已經在無形中累積成型,此時倘若再把你放回寢室打一天游戲看一天電影,你反倒有些不習慣有些負罪感,這時,我就要對你說聲恭喜了,有了這樣的狀態,你已經走贏了第一步。
記住,倘若你之前沒有半點狀態可言,那你必須要每天強制性地把自己壓在圖書館或自習室,每天超常規地高壓地逼迫自己去擠每一分鐘應該擠出的時間來復習,這個方法,我稱之為“矯枉過正法”,其意為欲要矯枉,必先過正,有了這陣子高壓式自虐式的自律,不愁狀態不來,到了那時,再稍微放松一下,正常些安排自己日程便是。
另外,順便提一句,寢室永遠都不是適合學習的場合,誘惑太多,或許一時對一個小誘惑的無從抵制,就足以犧牲你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進而犧牲你幾天半月的心情,不值!起步階段,正是考研隊伍的集結之時,奉勸試圖單飛的哥們,背上自己的小包,去到一個能找到組織的去處。所謂無欲則剛,當你周圍除了書還是書,除了戰友還是戰友,我就不信你好意思死皮賴臉地帶電腦來打游戲。
其二、搞好你的人際關系,特別是和考研戰友的人際關系。這一點很重要,試想倘若你每天遇到的每一個熟人都對你笑臉相迎熱情招呼,你又有什么理由心情不好?反之,倘若你遇到那么一個兩個對你冷面以對甚至惡語相向的哥們,你心里又如何能保持平靜安穩,又怎能在接下來的一兩個小時甚至一兩天內安心復習心無旁騖?長此以往,長期壓抑的你,又怎能完全挖掘自己的潛力而一日千里?
一直有人在向我打聽如何處理人際關系,說實在的,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方法。只是一直在力求自己能做到四點——真誠、正直、感恩和寬容。
對人真誠以待,時刻準備著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是我的做人原則,也是我能感受到自己活著的價值方式之一。人不能活的太自我,太自我就會失去朋友;人不能活的太精明,太精明就會失去激情。不止一次有人說我傻,我說我樂意,只要傻得開心傻的到位。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曾幫過的朋友,會回過頭來幫助我和我在乎的人。
正如前文所講,這個階段正是考研大軍的集結之時。經歷過7、8月份的誘惑和分流,你身邊有人離開,有人加入直至逐漸定型。不要把這部分人當成你潛在的敵人,即便他們和你考一個學校甚至一個專業一個方向。他們是你的朋友,是你的戰友,是將伴你走過生命中最刻骨銘心的一段歲月的兄弟姐妹。平日,大家一起鼓足干勁力爭上游;閑暇時,可以交流一下復習心得,互報一下復習進度,以便心中有底;心情不錯時,大家可以在一起打打羽毛球跑跑步什么的調劑一下,心情沉重時,可以找人與你分擔為你解憂……這種同甘苦共命運的戰友情,越到沖刺階段越表現得淋漓盡致。對此,我是有切身經歷的。沖刺階段時同寢室一位同考中傳的哥們,沖刺階段因為心理素質不好,情緒波動很大。為了幫他調整,我甘心陪他聊到凌晨2、3點,直至確認他的情緒已恢復正常。他的情緒上去了,效率自然不在話下,也在同時促使著我不斷改進自己以不被其趕超,有了這個良性循環的競爭,我的斗志也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提高。室友是這樣,自習室里本系外系的戰友也是如此,大家共同分擔著,在最嚴寒的時候,彼此鼓著勁,相互扶持著,一直走到考研的最后。考研前一天,我呆在離考場不遠的旅館里,給所有相熟的研友發了一條鼓勁的短信,至今還留在手機里不忍刪掉,因為它,記錄了一段守望相助的崢嶸歲月:
半年的暑寒交錯
你我攜手走過
即將的沙場鏖戰
我們共鑄輝煌
親愛的戰友,加油!
其三、保證好自己的休息。
無須諱言,每人的作息習慣不同,同等時間的休息效果也不同。這是個你務必要正視的事實。所以,不適合早起的你,切記不要盲目跟風,和那些每天僅睡5、6小時便可精神一天的超男超女攀比。聽說人的合理睡眠長度是和自己的血質有關系,是否確實,咱們暫且不論,但請記住,你就是你,在睡覺上面,除了自己,你不需和任何人比較。在不斷的摸索嘗試中大致估摸出自己的最佳作息時間和休息長度,這是保證高效率復習的基礎。在此要坦誠一下,我其實就是一個多睡者。考研的最關鍵時段,我每天的休息也達到了歷史之最——早晨吃過飯在自習室小趴一會,中午不但要回去躺床上睡,而且之前要看集《老友記》后開心而眠,晚飯過后,隨機決定在寢室或是在自習室小歪一會,自習回去要小熬至0點左右,之后睡到第二天早上8點左右起來,開始又一個豬的輪回。不要笑話我,我也不怕別人的笑話。休息是心情的根本,更是效率的根本。卡耐基講過“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是很有道理的,奉勸一些慣于苦熬打持久戰的同學,拿出你的幾分鐘時間小歪一會,你將得到幾小時甚至一天高效的饋贈。
其四、勞逸結合,注意調劑;在此暫把調劑分為動態調劑和靜態調劑。所謂動態調劑,指身體上的調劑,學累了,和朋友一起打打羽毛球散散步或在田徑場上狂奔一段,這都是很好的調劑方式。“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毛主席的這句話,更適合我們這些考研的莘莘學子。考過研的人都知道,考研的后期,特別是沖刺階段,與其說是一種進度的比拼,不如說是一種體力的比拼和意志的比拼。考研是一個很傷身體的活兒,假如不能保證自己的健康,“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相信你可以提早結束你的考研之旅了。在此需要強調一點的是,身體上的調劑必須形成常態,最好每天都有,否則“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非但無效果,徒費時間而已。
所謂靜態調劑,是指在復習之余的娛樂,譬如翻翻雜志,翻翻報紙,上網看看新聞,和人八卦一把,譬如打打手機上的小游戲……切莫小看這種娛樂,從冷冰冰慣于說教的專業課書中走出來換一個心情,只會讓你以下的復習更有成效。對于新聞專業的同學來說,把關注新聞作為一種調劑,更是善莫大焉。對于這種同學,在此順便推薦兩種調劑讀物權作參考——《南方周末》和《南風窗》,前者的地位相信無需我介紹,而后者,則更是我的最愛,我以為,這是中國做的最好的一本時事新聞雜志,其中有深邃的思考、鞭辟入里的分析、一針見血的評論、高度專業的言辭,更重要的,是她敢言的勇氣和深切的人性關懷,常常讓我感動得熱淚盈眶,這本雜志,我啼血推薦!
有關起步階段的心得,暫且說這些。以后只要有機會,還會給大家一起分享我積累階段和沖刺階段的心得。等分時我曾在考研論壇里發過一個許愿貼,誓言只要如愿,一定把自己的考研心得和后來者分享,得到了很多哥們的響應。今天此舉,了卻了我一樁心事,也算是某種形式的還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