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大文豪白居易以這樣不加修飾的詞句表達著對杭州的眷念。至少從那個年代起,杭州就以她的明山秀水和人文墨香著稱于世。直到今天,杭州的魅力也絲毫沒有消退,人們依然不吝將“天堂”之美譽贈與杭州。杭州的美是自然的,更是人文的,在奠定杭州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重要基地的過程中,有兩所百年老校功不可沒,她們就是浙江大學和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地區,地秀人杰,自古文人輩出,是我國文化氣息頗為濃郁的地方,也是現代教育最早的發源地之一。浙江省的高等教育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浙江大學和浙江理工大學作為歷史較為悠久的兩所學府,中西匯通,改革發展,已經成為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現代化學府。這兩所大學學術氛圍濃厚,就業形勢大好,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考研人應當認真考慮的對象。
“東方劍橋”——浙江大學
現代教育發源地——英國,有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劍橋大學;在中國,也有一所曾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的大學——浙江大學。 浙大的悠久歷史,可以上溯到1897年成立的求是書院,這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最早的高等學府之一。求是書院上承傳統書院教育之遺風,下接近代高等教育之前序,于1928年4月1日改名為浙江大學。后遇上世紀50年代的院校調整而“分家”。但分久必合,在全國院校合并的浪潮中,1998年9月15日,在杭的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四所高校合并組建為如今的浙江大學。強強聯手,實力大增。現在的浙大,無論在硬件(教學設施)還是在軟件(教學水平)上,都較以往大大提高了一個檔次。按照國家新的學科專業目錄,新的浙江大學下設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和管理學等11個學科門類。據武書連《2007年中國大學評價》,浙大以總體實力205.65分名列全國第三位,僅次于清華和北大,實力深厚,實不容小覷。 古人曾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盛贊蘇杭之美。眾多考研人,情系浙大,連考數年心猶未悔,個中緣由,為浙大是其一,為杭州是其二。杭州北依蘇滬,東接甬港,南聯閩粵,是長三角地區重要城市,經濟發達。浙大占盡天時地利,畢業生就業環境良好,一般專業的畢業生工作后都可以拿到3000元以上的月薪,熱門專業(如自動化、計算機等)找到月薪5000元的工作沒有問題。每年的4~5月份,各地企事業單位紛紛來浙大與畢業生接觸、洽談。屆時也有很多畢業生選擇到上海、南京等地工作。筆者一位同學,本科畢業不過四年,如今在上海已經是月薪1萬。如果你有能力,懷揣浙大的研究生證,相信會找到更勝一籌的工作。 很多人擔心研究生的科研問題,浙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這樣的顧慮。浙大的導師水平都很高,其中兩院院士有20人。像數學大師丘成桐,著名高分子化學家沈家驄,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專家潘云鶴,前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校長、著名免疫學專家巴德年,北大中文系教授陳平原等都在浙大任教。這里的科研資金充足,大家搞科研、做學問不會捉襟見肘。不過,浙大碩士生和博士生的數量加起來已接近20000人,在這種情況下,壓力也是客觀存在的,每個人都必須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否則就會被淘汰。浙大是強者的選擇,也培養強者。但不經努力,“強者”的光環是落不到你頭上的。 提示:浙大的獎學金設置,比大部分高校要豐厚。僅舉一例,目前我國規定高校碩士研究生的最低助學金是260元/月,但浙大的普通助學金可達305元/月。其他由校友及社會知名企業、機構設置的獎學金更是名目眾多、獎金量大,像寶鋼、光華教育基金會、廈新、美的、寶潔等都對優秀研究生設立了專項獎學金。 浙大的研究生宿舍分三個等級,價格400~1200元/年,每學年由學生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報名選擇。宿舍2~5人/間,均水電齊全,裝有網絡寬帶、有線電視網。 浙大設玉泉、西溪、華家池、湖濱、之江、紫金港等6個校區,占地面積共5.33平方公里,分布在杭州市的不同區域,大多靠近風景名勝區。玉泉校區緊臨杭州植物園,步行到西湖只需十幾分鐘;西溪校區和玉泉校區很近;紫金港校區位于具有原始江南水鄉風情的西溪風景區旁,該校區有目前亞洲最大的設備先進的學生食堂。各校區的建造都匠心獨運,莫不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浙大人溫文爾雅,學養有素,給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為培養復合型、交叉型的高層次創新人才,近年來浙大的招生簡章明確表示,歡迎相關學科的考生跨學科、跨專業報考,考生可選擇自己本科的專業核心科目作為所跨專業的專業課考試科目。具體規定請查閱各學院、專業當年的招生目錄。
崛起新貴——浙江理工大學
杭州的刺繡遠近聞名,是杭州一絕。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將傳統刺繡技術進行傳承并加以現代改進和推廣的,是浙江理工大學。 1897年,杭州知府林啟在西子湖畔創辦蠶學館,對養蠶織綢技術進行總結和改良。蠶學館的設立揭開了我國近代紡織絲綢教育的帷幕,這就是浙江理工大學的前身。在歷史上,浙江理工大學一直與養蠶織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她名字的更替可見一斑:1897年蠶學館——1908年浙江高等蠶桑學堂——1949年杭州絲綢工業學校——1964年浙江絲綢工學院。“文革”后,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絲綢紡織為特色,以工為主,工、經、文(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高等學府,并于2004年正式更名為浙江理工大學。 提示:浙江理工大學的工科實力最為雄厚。其中,學校歷史最悠久的學科之一機械設計專業是省重點學科,1979年開始招收研究生,機構分析及設計理論和現代紡織機械等研究方向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紡織工程一直是學校的金字招牌,是浙江省重中之重的學科,也是學校兩個博士點之一(另外一個博士點是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現在紡織工程專業所屬的材料與紡織學院已與美國、日本、巴西等多個國家及港澳臺的多所院校建立了研究生合作培養關系。我國加入WTO后,紡織業已成為國內受益最大的行業,而紡織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也成了當前就業浪潮中的幸運兒,供不應求。 目前該校共有30個碩士點,覆蓋了工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理學、法學等7個門類。最近幾年發展勢頭迅猛,辦學資金雄厚,國際化辦學特色日趨明顯。該校先后與英國瑪麗女皇大學(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達成協議,聯合培養紡織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學校推薦表現優異的學生出國留學。據2002年浙江理工大學組織的畢業研究生質量跟蹤調查顯示,碩士畢業生中出國人數占總數的11.5%,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占35.7%。 除此之外,學校還聘請和引進了多位國內外著名學者和院士來校任教,其中有好幾位院士是校友,在浙江理工大學是全職教學。一所大學所能申請到的科研項目和經費,與研究者在學術界的地位有很大關系。由于擁有眾多的學者名人,浙江理工大學科研經費的申請也就相對容易些。目前,該校承擔著國家自然(社科)基金、“863”、“973”等各類攻關項目共計538項,科研經費超過一個億。 學校十分重視打造人文化的校園環境,努力與杭州這一文化古都的整體氛圍相稱。校園里樹木蔥郁,小河潺潺,湖光瀲滟,讓人感覺十分的Romantic。 浙江理工大學對優秀學生也“不惜血本”進行獎勵:普通研究生獎學金分每人每月200元、220元、240元三個等級,獲獎比例100%。其他還有優秀研究生一等獎學金每年2000元,獲獎比例10%;二等每年1200元,獲獎比例20%。以及中澳羊毛創新獎學金(獎額5000元)等各類優秀研究生單項獎學金等等。 浙江理工大學的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www.zist.edu.cn/lanmu/zsjy/yjszs.htm)為考生提供了業務課考試大綱下載的服務,為考生的考試復習導航;公開承諾:凡是第一志愿報考該校的學生,一經錄取,一律公費生待遇。為有志報考該校的人增強了動力。 “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只要我們認準了目標,持之以恒,就一定會有一個燦爛的明天! 歡迎到“人間天堂”——杭州來求學! |